不得不说,书读得多了有一天你会慢慢地把很多知识和理论贯穿起来,渐渐清晰地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在读《西尔斯育儿经》之前,我已经读了一些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书籍,每一次读书的时候都喜欢把书中第一次看到的观点摘录下来,这半年中我做了很多的读书笔记,当然也能感知到不同育儿书中相左的观点,对于怎么养育自己的孩子一直也没有建立起强烈的自信。
在读到《西尔斯育儿经》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我和女儿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我对她的了解,让我有信心做好一个母亲,而我也逐渐地明白了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几种主流的养育观念。我非常认可书中的观点: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坏孩子,只有差劲的沟通;孩子们本质上是好的;父母应该做的只是学会如何去倾听他们、与他们交谈。
在育儿理论的鼓励和指导下,我建立了做母亲的信心, 也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具有良好的行为表现,并且能够建立起为享有一个幸福、富有成效的人生所必需的内在自控力。
作者在书中提出:“我们首先应该记住养育孩子的一个基本道理:给养育带来挑战的正是孩子身上具有的促使他成长的内在欲望。”这个问题我之前从未想到更未加以思考,但是当我仔细比照生活中的细节的时候,才发现它是一个真理。那些让我们觉得头疼的养育问题,正是孩子在成长阶段中必经的考验,比如:她还不会用筷子的时候坚持自己吃饭,夹不到菜搞得到处脏兮兮的;她一定要帮助妈妈洗衣服,把水盆里的水打翻了,搞得自己全身湿哒哒的,地板上更是到处都是水渍;她要抢大人的手机玩,把手机摔了,手机屏碎了;她要自己穿衣服,长时间穿不上,冻感冒了,等等。
作为父母,你的任务就是要让子女们掌握能够帮助他们从一个成长阶段过渡到下一个成长阶段的自我控制手段。
成长中的孩子向前进两步又要向后退一步。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他们的心情在平衡状态和不平衡状态之间来回摆荡。当他们向前迈入从未涉及过的领域时,或者在寻找新朋友、尝试新事物的时候,会伴随着尝试而出现焦虑不安,由此就带来了养育问题,这是相当正常的。
孩子正处于“重新进行亲情链接”的阶段,这个阶段好比是孩子在成长旅程中的一个加油站,这时候孩子正需要进行情感上的燃料补给。做父母的应该好好地利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这个间歇,这正是修补沟通中出现的裂缝、巩固你们之间亲子关系的好机会,你的孩子和你自己都应该在这个间歇中进行情感的重新充电,以便面对下一个不稳定的阶段。
是不是感觉特别的熟悉?3岁时候那个乖巧贴心的小宝贝,到了4岁的时候会变得执拗,你让她睡觉,她要看动画片;你让她吃饭,她要画画;阴冷的天气,她坚持要穿裙子;你迫切的希望她尽快长大,自立,懂事,让你从育儿的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你觉得做孩奴的日子太漫长太暗无天日了。你以为把她送进幼儿园你会轻松一些,可是在幼儿园里她也会状况百出,偶尔欺负小朋友,偶尔情绪低落不肯上学,回到家里有时候也像个混世魔王,在墙上乱涂乱画,甚至一不小心还讲脏话。这些烦恼总是伴随着她成长的每一步,依如你在养育她的时候给一个胡萝卜,然后是大棒,她也用这样的方式回报着你,三天乖乖的让你觉得如此贴心,两天像噩梦引发你想揍她的冲动。
作者告诉你这些都是正常的,这是每个小孩子成长的规律,成长的间歇,对于亲子关系是很棒的机会,我们可以藉此给彼此的关系充电,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互动。而引导我们能顺利利用好这个间歇的,正是我们的信心,相信自己爱孩子,是一个可以对自己行为负责任,对自己孩子负责任的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能具有良好行为表现,成长为优秀人才的孩子。
重视消极阶段。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消极阶段时,你千万别感到恼怒。当然,有时候你会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父母不适宜在孩子的消极阶段进行诸如训练孩子学会控制大小便等养育项目,如果你一定要这么做,那么必定会失败,而且会给孩子更多的机会跟你顶撞。重视消极阶段的另一个途径是不要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能胜任的行为而惩罚他。你应该用非惩罚性的办法来对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消极情况进行引导。就像在进餐训练中应该允许他慢慢来一样,身体是孩子自己的,你应该相信他能够学会这些基本技能。
生活不只有艳阳高照,也有风霜雪雨,大地不只有平原绿洲,也有山川沙漠,但正因为此才构成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孩子的消极阶段,不只是我们建立亲密关系的良好时机,也是父母提升自身行为的重要时刻。如果我们把养育的重点放在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上,而不是怎么让父母过得舒心上,我们可以更冷静理性地对待消极阶段,我们会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心思陪伴呵护孩子。 而 今天成年人的陪伴与关注、耐心与支持、包容与鼓励,都是为了孩子未来的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