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走的更前,做一些别人未做过的,不想单单继承传统,期望能开创传统,名留青史。”
手塚新理,1989年出生于日本,他是一名糖艺制作人,在日本也称为“饴细工”,这个80后大男孩,是这门技艺工匠中最年轻的一位。
他手下的作品,栩栩如生,一块简单的糖泥,仅用剪刀和手,塑造各种形态的物件,作品未上色前的玲珑剔透,上色后的灵动逼真,让人不敢相信这仅是一块糖泥,视觉美感大于嗅觉诱惑,让人不忍下嘴破坏这绝美之物。
他是一位艺术家,也是生活的观察者。每个手艺人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细琢万物的双手以及冷静观察事物的习惯。他的作品有大有小,最后呈现的都是一种真实感。“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我就决定靠手艺生存下去”,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特别的、小的梦想种子,埋在了小手冢心中。儿时的这个愿望,成了他人生重要的一笔。
“我只要坚持纯粹的手工艺,别无他求”这是手塚一直坚持的原则。在他高三的时候,他喜欢上了烟花制作,后而获得烟花制作的国家资质。对于手塚来说,每个绽放的烟花,都是有灵魂的。
无奈烟花市场鱼龙混杂,大量廉价烟花涌入市场,手冢便放弃了烟花制作。他所坚持的纯粹,就像未上色前的糖泥,晶莹剔透,如果粘上了脏脏的灰尘,他宁愿舍弃这整一块糖泥。烟花易冷,转瞬即逝,就像手塚对于烟花制作的尝试,虽然没有完成纯粹的升华,但也让梦想的烟花完整的绽放过。
21岁的手塚待业在家,想起小时候吃过的糖人,灵感大发,他想用他的创造力,做出不一样的东西。于是他就开始了糖艺制作,开始的制作总是小心翼翼的,但当一个人全身心投入自己所爱之事的时候,就像干渴的鱼儿突然找到了水。这个灵感的发现,给待业在家的手塚一个全新的机会。
手塚制作的糖艺品,并非像糖人儿一样,图案在热板上完成,他做的糖艺品是要在糖浆冷凝的过程中完成样品制作。糖的冷凝性给制作人极大的挑战,起初的制作,让手塚伤痕累累,被高温烫浆烫伤,不计其数,弄得满手疤痕。在这个过程中,他就像个孩子,只是纯粹的学习,不断的翻越资料,积累经验。时光不负有心人,剪刀和手巧妙的结合,熟练的操作,他的制作过程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只有那或深或浅的疤痕和在探索中留下的汗水,都被融化在时光里,积累在经验中,表现在作品上。
“我希望,以匠人的敏感力和创造力,与世界相接”,这是手塚一直想做到的。2013年,24岁的手塚在浅草设立第一家门店——ASHIKUSU。
一直靠自学的手塚,学得了一身经验,招收了徒弟,又将自身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又经过三年,他们将不温不火的糖果行业,在世界上发力,他出邀纽约设计周,展现他的才能,成为网络红人,依靠科技传播手艺制作,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糖艺。他主动出击,迈出跨越性的一步,实现了他一直以来的愿望,成功的让糖艺与世界相接。
手塚新理,他是一名糖艺制作人,也是一位匠人。像手塚这样匠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将滚烫的糖浆,用冷静沉着且富有创造力的内心,制作成精巧的糖艺品。他们的工具仅有手和各种各样的剪刀,工具虽然简单,作品却玲琅满目。每个成品,都有灵魂,归功于一丝不苟的工匠们。
身为一名手作人,他默默坚守,孜孜以求,不断追求手艺的完美和极致,向世人们展现着工匠的精神。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手作产业日暮西山,他的出现无疑是这个手作传业再次辉煌的希望。
他,并非为浮华名利,而是真正的一心为技艺的传承,为文化的传播。在这个时代里,他像是孤独的英雄,一个人在手作的城堡里执着了太久。不过,幸好有志同道合的传承者出现,让这位艺术家并不是孤身一人。有了传承,每一份专注,每一件作品,都不孤独。
在手塚新理的世界里,拼尽全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幸福的。的确,有梦者为之努力奋斗是人生之性。像是《月亮与六便士》里满地都是六便士却偏偏抬头仰望月亮的查尔斯。
恰如刘瑜的《另一种高度》中所评“15年之内,这个伦敦的股票交易员风驰电掣,越过城市、越过文明、越过中产阶级,越过太平洋,越过人性,终于追上了命运这匹烈马。”对于有梦者,何时都不算晚,对于手塚新理而言,做一些别人未做过的,不单单继承传统,还可以开创传统,才是他身上的使命感。
文|R君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