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有毒。
第一次看一直专注于谁是袭击者,第二次看才深得要领。
当然知乎上各种神级影评已经评价得很深刻很彻底了。
当我在第二次观看的时候,把我自己带入进去的时候,会发现,这部电影的“她”其实是指所有的女人。
米歇尔小时候有过残酷的经历,父亲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却杀了整个街区的邻居,十几个人,很多家庭,她淡写轻描得谈起那段经历,父亲带着满身的血回家,做功课的她,听从的父亲的命令,一起把家里的东西烧掉了。这件事震动法国,她也成了新闻媒体的女主角,那张十岁时火灾后的照片写满她的无助和空洞。
一个女孩的小时候,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如今遍布网络的新闻告诉我们,多少女孩被性侵、强奸、绑架、买卖……还有很多没有告诉我们的,是那些女孩们难以启齿的秘密,然而这些明暗之中的问题,构成了女孩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构成了完美或残缺的“她”。
电影开始是一片黑幕,你听到的是一种喘息声,还有挣扎和破碎的声音,你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直到你看到米歇尔无力得坐在一片狼籍里。
她起身收拾破碎的茶具,打电话叫了甘油鱼寿司,晚上儿子来了,她一如往常得跟儿子聊着家常,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她一如往常得扮演着往常的角色,老板、母亲、前妻、女儿、情人……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作为老板,她忍受着全公司男同事的明里暗里的猥亵、强势挑战,她也只能忍受着,但表面是一片平静,好像她并不怕,但实际上她比谁都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与男权社会的较量,她最终只能选择隐忍。
作为情人,她依然延续着这种又隐忍又强势的矛盾与纠结。她的情人是闺蜜兼合伙人的老公,她多次表明结束这种关系,但一而再再而三地藕断丝连,她也很苦恼,直到最后一次她郑重地说我们不再发生关系了,对方也答应。但当她看到闺蜜和老公浓情蜜意的时候,竟然直接跟闺蜜坦白了她就是闺蜜老公的情人。
作为母亲,她知道儿子懦弱、胆小、怕女朋友,她暗暗想办法帮助儿子,却总是无力,看着儿子的女朋友对他大吼大叫,明目张胆地欺负他,儿子却心甘情愿忍受,好像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有时候想想,这何尝不是母亲造成的?也许她在儿子的成长中也曾经歇斯底里,比如她在严声立气地告诉儿子,他女朋友生的黑人孩子不是他的时候,这种影子可见一斑。
作为前妻,她想办法接近前夫的年轻女朋友,甚至在前夫女朋友的餐点里放牙签,坏坏地报复一下,这么性感可爱,怎不惹人爱?
作为女儿,她痛恨父母也痛恨自己,但又如此深爱,爱恨交织,如果小时候没有那一次的伤害……她也许不用一直在一种重建中生活,她一再地受伤害,一再地麻木,一再地继续面对这无序又光怪陆离的世界。
最后是她与整个故事一条主线“袭击者”的关系。第一次的袭击,让她有一段时间都生活在疑神疑鬼的恐惧中,虽然这种疑神疑鬼是不动声色的,但她依然在生活和工作中对所有人都产生了怀疑,并且在想象中杀死了袭击者,那时一瞬间的邪恶的微笑美到极致。
在第二次袭击中,她挣脱并用剪刀把袭击者弄伤,她趁机撕下袭击者的面具,真相大白,原来是对面的邻居,那个她喜欢的男人,那个她曾经拿着望远镜意淫的男人,那个看起来是个好丈夫的魅力十足的男人,却是性侵她的男人。
然而,第三次,却是两人之间一场约定。
第四次,她在回家的车上,向对方坦白了她要去报警,但实际上米歇尔是最不想让警察参与进来的。至于她说那番话的原因是想激起对方的兽欲,来一场酣畅淋漓的云雨大战,还是算好了儿子会回来,给袭击者一个了结,我并没有得到答案。
但最后袭击者说了那句“Why”,米歇尔不着痕迹的邪恶的笑容,让我们知道,她得逞了。
结尾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大团圆结局,表面上看,所有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好像一切都结束了,米歇尔应该得到“拯救””了,实际上,并不是。
她,依然要继续进入到这个无序又光怪陆离的世界,平静并汹涌澎湃,强势并隐忍不发。
电影的音乐,我很喜欢,就像一段女性心灵的心电图感应波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