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们来说,拥有通晓河川的军事本领,却无法带兵冲锋成为一代名将;拥有权衡利益的远见,却无法成王称霸成就千秋伟业。他们有的只是一张嘴,而这张嘴便是他们的天下。正如张仪在被他人误解偷东西受一顿毒打的潦倒的时候,也只是告诉他的妻子,他的舌头没有事就一切都好。我这次便想谈谈这群无法成王封侯却又左右历史的人。
春秋战国的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便是多战。一场战争的发生需要很多因素:各国的利益纷争,明君,良将,以及时机等等。这便是一个国家的国力先决决定的,也是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但是在当时,各国的实力发展并不平衡,有秦这样的军事强国,楚这样的地广物博,也有赵、魏、韩这些小国。当这些小国受到大国宣战,或大国受到实力更强大的大国宣战时,在自己实力无法短时间内提升时,能够扭转局面的便是说客。
说客便是那样一群活跃在各国战争和纷纠中的人。他们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便可轻松化解兵临城下的危机,也可轻松用车轮碾压灭掉一个国家。这便是说客,他们仅凭自己的口才以改变君王的决定,从而改变局面。其实也并不是改变君王的决定,而是让君王自己选择利益最大的决定。人们都是在不断的比较中选择利益最大的一个,君王们也不例外。说客们多是先示弱以提升对方的尊贵,从而拉近关系,然后利用这种亲近感,“设身处地”的替对方分析局面,最后的一个艺术便是将决定权留给对方,让对方自己比较做出决定。这便是一般的过程。而游说中对局面的分析,是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技能的。信陵君眼中看到的不是伐韩的一时之利,而是当时的形势;不是各国的地理位置,而是军事意义。他眼中的当时的版图便像是一场跃于棋盘上的厮杀,这便是格局,也是远见。游说中的话不仅是劝说,更是一部兵书。
战国时期有两个著名的说客:张仪、苏秦。一个主连横,一个主合纵。这又牵扯到一个学派,纵横派。纵横家中出来的不仅有张仪和苏秦,还有孙膑、田忌这样的军事家。处于春秋战国之际,在战争频发且各国实力和形势不同时,需要以结盟的方式来增强自身实力。这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盟方式:一是强强联合,这便是连横;一是众弱联合,这便是合纵。纵横家善于诡辩。从张仪的分楚商於之地六百里到六里,也透露出一些狡诈。但是他们便是在诡辩和狡诈中,安生于动荡之世,又不断制造动荡之人。在历史中,连横胜了合纵,我认为不是合纵这个战略上的失败,而是实施中的困难。两个国家的利益很容易就可以达到一致,就算有冲突,也可以寻求第三国的利益来作为两国的共同利益,这使得连横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灵活性。而合纵则是需要联合各国的利益并同时解决各国间的利益冲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做到齐心。而张仪在说楚绝齐中,也是利用这一点,孤立各国,方便一一攻破。纵横家便是在不同利益情况时建立结盟方式,相互制衡。
春秋战国的时候,由于战争的多发,各国需要不同的人才和不同的治国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百家争鸣。不同学派的思想也使得说客呈现多元化。他们怀着不同的治国方案在各国推行,致使战争走向混乱。而在这混乱的战争中,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逐渐淘汰选出好的治国方案,也慢慢通过秦并六国,由无序走向有序。
在这浩大且混乱的历史中,说客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群羽扇纶巾的儒士站在高于现实的角度观察现实。他们拥有超乎常人的远见,却又拥有无法成王封侯的无奈,而正是在这种矛盾之中,以己之力,左右历史。他们是春秋战国争霸中的小人物,却又作为那些大人物的影子,在不断的战争中,使中国开始走向统一。而那一张嘴中的天下,才是他们眼中的真正的天下。
——写于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