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记载小小一粒米饭的力量相当于一座须弥山。 话说有一对贫穷的夫妇住在炭窑洞里,四壁萧条,夫妻俩甚至要共穿一条衫裤--丈夫穿出去了,妻子就只好守在家里;妻子外出时,丈夫衣不蔽体,也只好待在洞里。
一天,风闻佛陀率领弟子们到附近托钵乞化,夫妻俩就商量:"我们过去不知道布施种福田,才会落到今天这样穷困的地步,现在好不容易盼到佛陀来此教化,怎么可以坐失这样大好布施的机会呢?" 说着说着,妻子深深叹息:"这个家几乎一无所有,我们拿什么去布施呢?" 丈夫想了想,毅然说:"不管怎么样,我们宁可饿死也不能错失这个机会。我们如今唯一尚称完整的东西就只有这条衫裤,我们就拿它供养佛陀吧!" 夫妻俩于是欢欢喜喜地把唯一的衫裤布施出来,顿时使佛陀的弟子们颇感为难。大家把这条裤子传来推去,一个个掩鼻而避,最后还是阿难尊者拎着这条裤子来到佛陀面前请示:"佛陀,这条裤子实在不能穿,还是丢掉吧?" 佛陀慈祥地垂训:"诸弟子不可以这样想,穷人的布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就拿来给我穿吧!" 阿难心下惭愧,捧着裤子和目犍连一起到河边清洗,谁知道裤子刚一浸水,整条河立刻波涛汹涌,暴涨暴落。目犍连一急,就运起神通把须弥山搬来镇压。压了又压,还是无法平息波涛,两人只好赶回来禀告佛陀。
这时候,佛陀正在用斋,就轻轻拈起一粒米饭对他们说:"河水翻涌,是因为龙王赞叹贫人能够极尽布施的愿心,你们把这粒米饭拿去,就可以镇住了!" 阿难觉得奇怪,就问:"佛陀,那么大的须弥山都压不住,这么小的一粒米饭怎么可能镇压住那样的狂涛巨浪呢?" 佛陀笑着回答:"你们拿去试试再说吧!" 阿难和目犍连半信半疑地将这粒米饭丢进河里,河竟然一下子就风平浪静了。
两人深觉不可思议:难道一座须弥山的力量反而比不上一粒米饭吗?回来后立刻请教佛陀。佛陀开示道:"无二之性,即是实性。一粒稻穗从最初的播种起,经过灌溉、施肥、收割、制造、贩卖……累积了种种的力量与辛苦才能成就一粒米,它所蕴含的功德是无量的,正如同那件裤子是贫苦夫妇唯一的财物、全部的家当,它所包藏的心量也是无限的!四海龙王懂得一粒米的功德与裤子的功德一样大,都由虔诚一念引出,所以赶紧退让称善。由此可见,只要虔诚一念,则小小一粒米、一条衫裤的力量,都可以与千千万万座须弥山相等!" 后来有人把这件事写成一首偈,来警示天下的冥顽众生:“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毛带角还。”
(一)
1 古德有一个警告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现在是末法时期,我们看到很多出家人,没做到出家人的本分,破坏佛门的形象,造成社会大众对三宝的误会,这个罪业不得了!
2 佛门有个俗话说,“地狱门前僧道多”。出家人为什么会堕地狱?本分的事情没有尽到,心里面贪嗔痴慢没断,禁不起外面五欲六尘的诱惑,道业荒废掉了,所作所为都是罪业。
3 出家人的本分是修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果出家人希求名闻利养,曲解了佛教,贻误众生,使许许多多的众生不但没有得利,反而受害,这个罪业堕阿鼻地狱。
4 一定要知道,道场的功能是教化一方!能劝这一方人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这个道场有功德;如果这个道场做不到这桩事情,甚至于把众生修行道路指错,那他要背因果责任,这个因果责任都是在地狱。
(二)
1 学佛的同修,特别是出家的,要能一心向道、决定往生,这样子才能消受信徒的四事供养;如果你这一生不能往生,来生还要轮回,换句话说,你来生要还债。
2 你往生,他供养你,他有福报;你不能往生,他供养你,来生你得还债。供养可怕,比讨饭的都难消化,这个钱不好用。
3 讨饭的是在外面乞讨,你给他钱,你没有要求他将来要还,他可以消受得了,他没有问题。
4 我们出家人是什么?人家供养的。供养是要求福,你什么福给人家?所以发心出家的,决定要往生,决定要弘法,出家人本分的事业就是这个。如果舍弃本分,去搞别的,那就是世间人讲的“不务正业”。
(三)
1 出家人这一生要不能往生,这些施主现在供养你的,将来统统都得要还债,所以出家人对于供养决定不能贪求。为什么?现在贪求多了,将来还得多,这个麻烦大!
2 所以我们道场决定不化缘,我们随缘,人家供养多就多做,少就少做,没有就不做,做与不做,心都是清净、都是自在,这样就好。
3 道场如是,在家同修亦复如是,每一位都要本着这样的心态来过日子,来处事待人接物,使我们的心真正能安定下来,一心向道,我们安分守己,不背因果,这样才好。
4 我们知道,正法里面没有贪嗔痴慢,如果出家人心里头还有贪嗔痴慢,那就是造罪业,这个罪很重!古德说得好,“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我们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