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父亲酷爱乒乓球,春节再见时,我突然想起他的冲锋衣、黑背包所包裹着的年龄:这个正月,父亲就要迈入古稀之年了。
时光回放,那个身姿笔挺、着装整洁、无不良嗜好、还透着一丝文气的壮年父亲形象,立即浮现在脑海里。
父亲从未缺席过我的成长:童年、少年、青年,以至现在我极少陪伴他的中年……可是跟他的感情我却无法用“亲近”来形容。在我的成长经历里,他一直是我尊敬、畏惧、审视,偶尔也会反抗的对象。在我的记忆里,全然没有过在父亲怀里撒娇的画面,然而这丝毫不影响父女间情感的链接。因为,有一种父爱,它叫【厚重】
怀念父亲自行车的后座。那辆“永久”牌的自行车承载着浓浓的父爱。小时候父亲常常骑车驮我去上班。孩提时代的快乐,有一半就在这自行车的后座上,在这段骑行的路上,在自行车停靠的那个跟我学业无关的操场上……每逢寒暑假,父亲也都要亲自护送我去外婆家。外婆家在几十里开外的山里,那时,交通不便,一半小道,一半公路。公路的那段,父亲自行车的后座,便是我安逸的座驾。盘山而上的公路,父亲弓着背推车前行,我在后座上摇头晃脚,那份平稳踏实的安全感是在成年后的每次出行无法感受到的。
两年前的春节,回趟老家,父亲递给我一包东西,说是让我自己保管,打开后,是一包于我珍贵的物件:我幼儿园毕业时发的纪念品,一个白色的小瓷盅,我初中毕业考试的准考证,我师范毕业分配时的粮食供应证……我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情感,让父亲还保管着跟女儿成长相关的这些物件,若不是因为老家长久没有人住,怕这些物件丢失,我想,父亲还会一直替我保管下去。
对于父亲的评价,有时来自母亲的喋喋不休,有时,也来自记忆:儿时,父亲体弱多病,很少出门,在家里,我总是看到他伏案书写、阅读。家里书架上的每本书上都印有“xxx藏书”的印章,现在看来,这枚印章就是一种宣示,一种吸引,一种召唤,一种态度。红色的小方框就像是悄然打开的一扇窗,至此,我也会翻阅那些有用的或是没用的书页,他和它都悄悄地让我成为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