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的时代,知识越来越多,学也学不完。辛辛苦苦学完却记不住,没过几天就忘了。即使记住了,到了应用的时候感觉用不上。遇到这三个坑,看看大牛怎么操作的。
从内而外,先明确学习动机。
你为什么要学习?每个人的动机不尽相同。大部分人是应付师长、单位、社会的要求,违背自己的兴趣,被迫学习,所以充满焦虑。一部分人是出于他们的三分钟热度,突然受到什么影响激起兴趣,然后不了了之。极少部分是基于他们长期目标规划做出学习的选择,有了目标,自然学习的充实而快乐。
在古典老师看,学习有四大功能,可由目标性和紧迫性分为倒逼、模仿、脑洞、体验。
寻根探源,找到知识的源头
1.底层逻辑
神雕侠侣中,金轮法王曾指点杨过,说他的武功花样不少,但杂而不纯,博而不精,如果想要找郭靖报仇,必须深入钻研一门武功。现在,知识的种类繁多,想要样样精通似乎不太可能。所以,找到知识的源头就应当了解各类知识的最核心可通用的底层逻辑,博取众家之长,构建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
2.主题阅读
什么才是一类知识的底层逻辑?系统来说,你需要找这个领域大师的著作,顺藤摸瓜,找出其他类似的书籍,翻看目录,那些内容重叠的大多就是这类知识的源头。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有个良好的习惯,每隔三年他都会选择进入一门新领域研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与世界的联系。
3.书人事网法
古典老师依据系统性与及时性列出书、人、事、网四个维度来探索知识的源头。
书是最系统的,选书可以参考主题阅读法。
从人的角度来说,更多的是进行资源的整合互换。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互相分享之后就有了两个思想。从事的角度,说的是事情发生后的复盘,并向他人吸取经验。网的角度就是充分发挥你的搜商,大部分的知识信息都可从网络上获得。
为我所用,丰富自己的大脑
想想我们都已经生活了几十年,在这几十年里,我们所经历所感受说思考的,都内化形成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三观建立的基础上,为我所用,就意味着你需要依据价值观对你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取舍。不符合你价值观的内容,即使有用,你也有足够的理由拒绝。
要想在相同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经验,那就必须拥有更多的经历,那就需要代入自己,以人为师,以史为鉴。把所有你从别人从历史中看到的案例当成你面临的问题,试着解决它们,再从生活和历史中寻找答案和反馈。然后你就能知道差距,思考提升的空间,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见识。
通过输入在输出,希望能给你一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