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一至三年级上期中试卷分析
考试是学业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学考试是诊断问题,更是激励学生思维、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随着2020年秋期期中考试落下帷幕,关于考试的各种反馈和声音便从各种渠道相继传来,作为教研员对待这些问题要辩证看待,用以校正自己的工作方向。做为全市统一使用的试卷,内涵既要有引领作用也要结合实际、贴近本地实际情况。结合考试后本人的调查和命题初衷,现将本次考试命题做出说明和总结。
小学语文学科的命题应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以课标为准绳,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本次命题着力于发展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注重情景创设,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命题思路:
1. 贴近课本,突出双基。
对于一二三年级学生来说,打好基础的根基是最重要的,她们处在知识的启蒙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牢固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她们顺利向上攀登的根基,因此在低段教学中老师们一定要为学生打好这个基础,做好这个铺垫。考察学生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也成了出题不能偏离的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在这样的基础上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所以要求课标要求我们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2.注重语文的实际应用性。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语文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贴近学生,难易适度。
命题者心中要有学生,要有人文情怀。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让考试成为激励学生、提升信心的一种手段。不出难题、偏题和怪题,试卷既要有区分度,也要难易适中。命题者要研读课标,紧扣年段目标,体现试题的年段性。另外试题还要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包括内容的开放和答案的多元,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真正考出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因此,在试卷中,我更倾向于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测试评价是学生学习后的一种输出方式,是语文素养的一种综合体现。
二、试卷组成:
一二年级基本上就是汉字书写3分,基础积累40分,能力提升25分,推荐阅读2分,课外阅读一年级12分,二年级17分,中间有5分的递增,到了二年级下册期末会增加一个课内阅读,阅读题就增加到20分,最后一道题是15分的写话。
三、试卷内容:
(一)汉字书写。
(1)命题思路:
课标对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方面提出这样的要求: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命题内容:
该题以书写课本会写生字为主。一年级多了一个摆笔顺,意在引导老师学生在初步学习写字的时候不但要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还要注意生字的笔画顺序,希望在写字规范上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3)命题范例:
(二)基础积累应用
命题思路:紧扣课本命题,考查本册教材中应知应会的内容。这也是学生在平时学习时的底线,也是保底要求,内容涵盖字词句,考查学生实际掌握的程度。
下面具体来说:
1.字母:
依据:课标中对拼音学习是这样要求的:
目标: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3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方法: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
评价:关于拼音的评价。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说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从“默写”到“正确书写”,从“熟练拼读”到“准确拼读,。2011年课标对拼音教学比1992年大纲对汉语拼音书的要求降低了。主要原因还是对汉语拼音工具性认识的回归。如果说汉语拼音仅仅是辅助认读汉字和正音,就没必要达到熟练的程度甚至做到直呼,遇到不会读的字,只要能够借助拼音准确拼读即可,因而不用让学生将很多时间和精力花在熟练拼读和直呼音节上,而应该让学生直接识字的阅读。
思路:
教师要牢牢把握目标,不要人为拔高要求,增加难度,如,分析音节的构成、默写音节、给汉字注音等。也不宜用尝试错误的方法。如,谁和谁不能相拼。要在认识、拼读上下功夫,不要进行大量的抄写练习。
2.生字词
原则:考查的一定是本册教材需要掌握的生字,力求避免二类生字字形的考查。
依据:课标要求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 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建议老师们对于一类字、二类生字、见面字,要区别对待,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全都按照一类生字的标准四会去要求,碰到的多音字,如果在课本后面的附录里它显示的是蓝色字体,你就要求学生在本课掌握,如果在课本中碰到了多音字,而本课会认生字里并没有蓝色标示,也就意味着你只需要在此处稍加介绍这是个多音字,都有什么读音,此处读什么音就可以,而不用特别强调识记背诵。我们不能够拔高了生字学习的难度,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范例:
思路:
对生字的考查一定是本册教材需要掌握的生字,力求避免二类生字字形的考查。
本次考试范围内的所学的要求的会写的生字。在现在命题原则里,对于生字的考察最好能在语境里应用,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创设一定的语境,给学生一定的应用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下,查看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
所以在目前我对生字词的考察都是一二年级以句子三年级以句子或段落的方式出现的,目的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会应用。
范例:
思路:
都是本次考试范围内要求会认、会读的字,而我这次考察了他读的标准度,要读正确、读准确,这也是学习生字的最基本的要求。
思路:课本语文园地上的内容。反义词的形式目的还是增加识字的兴趣和形式的变化。
思路:这道题来自课本P57P45目的是考察词语的积累和应用。以前都是不同的词语,这次我出了同一个词语不同的搭配,多了一些思维的扩散,也是对词语积累的考察。
原则:这些题里的字词应用均来自于课本,抓基础,重积累,能应用,是出题的初衷。查字典是二年级上册学习的重点,每个学生应该掌握,塡空不是目的,目的是学生在遇到生字的时候真的会用。
3.能力提升
1)句
原则:一二年级是语文积累的初始阶段,学生通过对生字的学习,词语的积累,句子的练习,达到段的构成,及篇的构建。是学生从字,到词,到段的过渡。
思路:一年级的这道看图写话中的图皆来自与课本拼音教学单元的插图,目的也是在引导师生在学习拼音的时候不要忘记借助插图对插图内容能描述表达的能力,也是说话的能力考察。这次考察考虑到是课本插图,学生都比较熟悉,所以就没有搭建扶手,给出关键字词,而是完成交给学生结合插图自由说出一句话,只要通顺即可。
思路:第(3)小题是借助课本语文园地四里“字词段”演变而来的,由课本里的说一说,变成了写一句话,结合给出的两个词语写一句话,其实也是写话训练的一种方式。相对与仿照例句写话及用一个词造句有了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但也是说话表达能力的考察。
2)积累
范例:
思路:
这些内容是对课本中一些小的知识和语文园地中对书写的一些要求,目的是希望师生能关注这些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规范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一年级写字能力有限,所以我多设计了一些判断和选择题,尽量避开学生的书写。同时在设计题的时候我的预设是老师读题的情况下来做题的,所以没有给学生标注拼音,建议一二年级考试时老师能给学生读题,以降低他做题的难度。
3)口语交际
依据: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叙事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的评价,须注重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宜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并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考察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范例:
思路:
结合课标和本次考试范围内的口语交际内容,略作修改,A卷中的你喜欢什么科目是把课本语文园地二和课本《四季》中课后练习题中让你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结合起来的,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考察,B卷上是介绍自己,结合课本第四单元内容《我们做朋友》认识新同学演变而来的,虽是口语表达能力的考察,但是我都设计了搭手,扶梯,给学生搭建了语言结构,形成一个框架,引导学生学说话,降低了表达的难度。
(三) 推荐阅读。
依据:
第一学段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目前在我们乡村也包括个别市里学校还存在不读课外书的情况,整本书并没有课程化,走进课堂。在他们的意识里还没有被提上日程,没有被安排,这需要老师们从思想意识上提高对课外阅读的认识。
这次常规检查的量化表里比往常就增加了对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检查,要求老师们能提供一份针对本年级必读书目提供相应的教学设计或教案。这个项目的设计其实就是为了推进课外阅读的进程,课外阅读课程话,师生共读,让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上有一个指导,让阅读更有质量。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读书,读整本书。
范例:
思路:
一年级的绘本阅读我加入了思考,目的也是要提醒老师家长我们在进行和大人一起读的时候,希望大人能给孩子一些引导和交流,这是本次加入表达题的初衷。因为一二年级的表达能力有限,一般情况下针对课外阅读的测试也仅限于有没有读过,有没有读懂这样的选择题。虽然分值不大,有的老师甚至都忽略掉,但咱们的目的是为了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四)阅读教学
依据:第一学段目标:1.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第二学段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
范例:
一A 3.除了跳绳的时候排队,我们还在什么时候排队呢?请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3.你都喜欢吃什么水果?请画出两种,并在水果旁边写出它的颜色和味道。(4分)
二A4.妈妈手还像什么呢?请你也来写一写。(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
结合考试范围内语文要素的学习,考查有针对性性的试题,最后一道题一般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阅读感受的考查,也是对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的考查。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课外阅读题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简单检测,从侧面也能反映出学生的阅读理解力、思维判断力、语言组织力等,是老师和学生都不太喜欢的综合题,因为它的开放性、自主性、灵活性比较强,往往是没有固定答案的,所以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道综合题。
(五) 写话
依据:新课标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写作的评价,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
范例:
提示:请仔细观察图画内容。(1)写词语,根据图画内容写出至少3个词语。(3分)
(2)写句子,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哪里?各自都在干什么?,请用几句完整的话写一写,可以用上你写出的词语。(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思路:
本次一年级看图写话我提供的图片是课本上插图,均来自于拼音教学单元的彩图,目的是为了引导老师们多关注课本,在拼音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情境图材料,学习拼音的同时也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结合插图仔细观察能说几句完整的话,甚至是一段连贯的话,通过故事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到拼音不但藏在教科书的图画中,也藏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所以通过试卷我想传达这种理念。
范例:二年级B 六、写话。(15分)
《妈妈睡了》一课中,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很温柔,那生活中你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呢?想一想,写一写你的妈妈。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思路:二年级的写话我结合的是课本写话,一个是结合课文《妈妈睡了》一文的学习,说一说自己的妈妈,妈妈应该是自己最熟悉的人,关于妈妈我想每个孩子应该是有话可写的,我们的要求不高,不管孩子写哪方面的只要是他眼中的妈妈的样子,句子通顺,我觉得就可以了,其实这也是在学习这一课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进行的一个口语表达训练,而且在一课还积累了描写眼睛,头发的短语,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说自己妈妈时用上,我们在学这一课时不就是训练积累了这个语感吗?只不过这次我把它搬到卷子上了,说变成了写。考后就有老师反映这是写人的,出题超标了,应该是三年级才开始练习的,我觉得是老师的要求拔高了,想复杂了。即便是从三年级开始写人,那也应该是从词语到句子,从一个句子到几个句子慢慢铺垫开始的,也不是一下子就是从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同桌开始就直接写人的,大家都知道我们教材的特点,语文要素和写作练习都是呈螺旋上升,层层推进,教材内容都是前勾后连,呈现单元整体教学的特点。所以,你也可以说从这一课就有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开始的呀!
范例:
思路:三年级习作这次最大的特点就是我增加了一个小习作,这也是考虑到三年级开始接触写作,给他一个过渡,重视从段过渡到篇的训练,也相应减少了作文的评分,缓和了学生作文分之间的差距。
(六)综合性学习
依据:新课标中指出: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
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范例:
思路:与生活实际联系,能读取正确的信息,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一道题比较开放,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表达能力的体现。这个能力是不能临阵磨枪补上来的,是平时语文素养的一个积累也是生活能力的积累。
范例:
思路:
这两道题均是从生活中提取出来,也是跟学生相关联的,目的也是希望学生能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我们身边的事,不要做一个死读书的人,要参与到生活中,感受生活,同时也是想老师和家长传达一种呼吁,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不要把孩子学成书呆子,要有灵气,要有生活气息和生活能力,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语文的核心素养的第一方面就是语言建构与运用。一个老师说读书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运用,说的没错,我们学习字词是为了什么?我们阅读是为了什么?说到底还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交流和表达,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在很多时候,教师的教学是目中无人没有孩子的,教学内容只是在知识层面、工具层面、策略层面,在研究教什么知识,在形式上只有讲授问答和练习。缺少了实际的操作和应用。教学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目标,基础的知识必须达到,语文知识的字词句,必要的常识,背诵课文是需要的,但是在平时我们做了太多字词句这种工具性的习题训练,而忽视了听说读写技能的养成,你教他学游泳,说一万句不如让他亲自下水去实践练习。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的应用性、实践性。
四、教学建议:
1.低年级学段一定要带领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书写习惯,字的书写笔顺、结构一定要正确美观,千万不能教错字、错音。多带领孩子们进行大量阅读,一是增加识字量,二是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千万不要在一二年级就让学生苦学从而厌学。低年级的作业量也要适当,原则上是不要求布置作业,但如果布置了综合时间也不要超过半个小时,且形式要灵活多样。
2. 在教学中除了必要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外,一定要多关注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是前提,“用”是目的。
3. 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不是直接给答案,且是标准答案,一定给孩子一些思考的空间和多种可能性。语文课堂不是练老师的口才、老师思维力的场所,把这些还给学生!老师只做领路人。
4. 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多刷题未必能考好,还是把功夫多下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给学生多预留一些阅读的时间,多一些探讨交流的时间,让他们的思维力多得到锻炼,语文的实践性多得到一些锻炼。
5. 一定要多学习新课程理念,改变之前既有的老教法,老套路,领会编者意图,系统把握教材的整体节奏,不能够片面解读教材。新教材中出现的老课文,一定要去了解、解读到新教材赋予它的新功能,千万不要穿新鞋走老路,这样做只能是下力不讨好,事倍功半,偏离了新课改方向。
6. 最重要的放在最后,不管是哪个年级,在小学阶段,一定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希望成为每一个语文老师最重要的责任。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