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作为一种现代制度,其实有着久远的文化背景,早在春秋时代,就有着与举报相关的故事和讨论。比如《论语》中有一段从举报开始延展出的思想辩证。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叶公向孔子夸耀说,我们老家的乡亲都非常正直,假如一个父亲偷了羊,那么他的儿子就会去举报他。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孔子马上提出了不同见解,说在我们老家可不这样,儿子犯了错父亲会替他隐瞒,父亲犯了错儿子会替他隐瞒,这才是正直。
当然,这里所指的错误是无伤大雅的,损害国家利益、危害公共安全等性质严重的犯罪,不在此讨论范围之内,而无论面对怎样的错误,从亲人的角度来看,首先应该是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不是立刻去举报。因为亲人偷窃,按照常情,我们一定不希望被外人传扬,如果为了举报而舍弃了人情,那是缺乏了仁义的正直,所以不是真正直。
除此之外,孔子对于人的真性情和“直”之间的关系,在论语中还有许多记叙,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专门将这些代表了孔子哲学的观点,集中进行了归纳和进一步的阐述。
孔子注重人的真性情,厌恶虚伪,推崇真正的“直”,认为礼乐之文必须以真性情为前提,正如美女的美在于巧笑美目,其次才是化妆品的作用,不然只是虚伪的形式。“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真性情是“仁”重要的一部分,许多人将孔子的“仁”理解为悲悯,有些过于宏大和宗教化。将孔子拉到今天的现实世界中,他可能也会开微博,上B站直播,而高冷的公知也一定是孔子所反对的。
还有一种看似“直”,其实虚伪的行为,在《论语》中也有表述: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曰:“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老乡都讨厌一个人,比较容易理解,假如都喜欢一个人,则说明这个人处处逢迎讨好,不分好恶,没有原则,也是虚伪的一种表现,被称为乡愿之徒。比如电影中我们都喜欢爱憎分明的角色,因为他被更多的人爱,也被少数的反派所憎恨。而心理学中的讨好型人格则另当别论,它来源于安全感的缺乏,是一种心理状态,与道德观点无关。
真性情固然可贵,但也要“礼以行之”。《论语》同样有记录: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礼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形式,个人性格能与整体规范相协调,也就是前边提到的“仁”,只要符合“仁”就是孔子理想中的君子。我们今天对于“君子”的概念也过于神化,导致它只成为了一个概念。但即使做不到君子,孔子认为那也行,他称这类人为狂狷之士,“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是有真性情、有原则的人。孔子最鄙视的就是上面提到的乡愿伪君子,认为这类人甚至不如真小人。
孔子的真性情,基于人性中的善,向往更高层次的礼,憎恶没有原则的虚伪,也有对人的理解和宽容,这是直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