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花烂漫,适合户外看花,看姹紫嫣红,生命的怒放。见识过美好的事物,能容忍自身平庸的生活。四月人间芳菲尽,春雨磅礴,适合安居于室,静坐看书。整理最近看的书,草成《四月读书记》。
《燕东园左邻右舍》 徐泓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高中学校教育的顶格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考取清华、北大。事实上普通高中的很多学生究其一生也难跟它们建立联系。阅读可以让人有更广阔的人生体验。没有机会在清华、北大受教育,可以阅读北大教授写的书。《燕东园左邻右舍》是北京大学教授写的回忆录,关于建筑、故人与往事。 燕东园最初是燕京大学的教工宿舍,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北京大学教工宿舍。这本书介绍了1927——1966年住在燕东园的大学教授们的故事,从中可感受到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的风骨与情怀。
作者徐泓写《燕东园的左邻右舍》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的父亲是燕京大学后来是北京大学的教授,成为我国计算数学的开拓者之一,主持数学软件库的研制与建立。徐泓自从在燕东园“过百日”到后来成为北京大学的教授,一直住在燕东园,是燕东园的老住户。
她对燕东园很熟悉,又受到新闻学专业的训练,兼有肩负历史使命感的写作情怀,她的文字凝练,读那些教授们的经历,感受到那一代人的家国情,师生情、邻里情;日常生活中他们做美食、种花、下棋,读书、赏乐,这种创造美好生活乐观向上的性情令人心情愉悦;面对困境和痛苦时又镇定与坚强坚持追求让人敬重。印象最深的是不得不随身携带肛瘘生活的林启武教授,子女觉得丢面,心生埋怨,他反驳“屁垫子”是“甜甜圈”。我曾经打过的板羽球居然是他发明的。住在燕东园的他们,有的如雷贯耳,有的不为普通读者所知,一个个的独立个体汇集成一个时代的洪流,又被时代的潮流淹没。阅读被历史淹没的记忆,不仅是缅怀与致敬,更是汲取养料滋养未来。正是一代又代人的传承与创新,古老的学校始终焕发蓬勃生机,让人向往。
念念平安 苏枕书 湖南文艺出版社
在哀伤的四月读苏枕书的《念念平安》,心很容易静下来,不会胡思乱想。这是一本别致的书信体散文。旅居日本的苏枕书,写信给国内的友人,说她的日常生活,说她所见所感所想,读起来很琐碎,可是很亲切。她好像是你在远方聊得来的朋友,细细诉说她的发现,让人觉得平淡庸俗的日常生活因为细致的观察亦有可爱之处。读她的书让人有股写信的冲动,可惜不知写给谁。
随书附赠一小本念念手札和两张明信片。作者大概也是希望有读者可以拿起笔来书写生活,感受文字书写与交流带来的沉静与愉悦吧。改试卷的过程中发现一女生选择题错得比较多,找她交流,她喏喏无语,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交流失败。后来赠她其中一张明信片,用文字鼓励她在高三冲刺时间里要不放弃坚持学习,祝福她未来可期。我不知道她收到卡片后是什么心情,只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她做一点点事。
书人有七 ——思想的活力 姚铮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我喜欢读书,其实是喜欢读书中的人。看他们人生经历,看他们生活态度,看他们孜孜以求。他们了解自己,坚持自己,终有所成。读他们有意思的人生,好像自己的生活也有点意思。
姚铮华的书人系列已经坚持写到《书风八面》,我也坚持从《书人书事》看到《书风八面》。姚铮华笔下的人,是我阅读中常遇到的人,但又跟我的阅读记忆不同。她更加侧重思考去挖掘故事背后的来龙去脉,展示人性的复杂。如《宗璞与钱钟书、杨绛》,先从读者索影钩沉宗璞小说中的人物说起,尤甲仁、姚秋尔的原型是钱钟书、杨绛。普通读者一般关注宗璞笔下的“钱钟书、杨绛”是什么样子,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纠葛导致宗璞塑造出这样的形象。而姚铮华搜索各种文本把小说人生和现实人生相结合,梳理出宗璞的创作也在成长,从个人的爱恨情仇中跳脱出来,着眼时代的思考。这样的思考使她的书人系列比通常的书话集更有深度。
巨流河 齐邦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年3月28日,齐邦媛先生去世,享年100岁。随后微信公众号里有很多文章谈论她的《巨流河》。80高龄的齐邦媛开始《巨流河》的写作,历时四年完成。一出版就引起很大反响,也进入我的阅读视野。这是齐邦媛的回忆录,写她父亲的追求,写她的人生,写那个时代的家国命运。齐邦媛1924年生,她成长的时代,中国经历了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小就身体羸弱的她在动荡艰难的时代经历了什么?看她的颠沛流离、生离死别,想起“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巨流河》令人动容不是因为那些哭天抢地的苦难与幽郁,而是在这样艰难的时代,有许多的人在思考、在行动,为改变中国的命运勇于牺牲,他们无意成为英雄最终成为碑刻名字的英雄。在这样的时代,许多学校依然坚持教书育人,严格学业要求,守住学习的净土。还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阅历。齐邦媛身在其中,写她的中学国文老师和大学的英诗课朱光潜老师,在他们的课堂上诵读欣赏文学,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她把历史和文学紧密联在一起,用文学抚慰个人的悲伤,激荡人心,追求生命的庄严。在历史中思考,悲悯时代和民族,奋勇前行。难怪王德威评价《巨流河》,“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齐邦媛以文学的笔触记录历史,她笔下的历史充满着各种感情,与课本里的宏观历史有所不同。我想历史课堂也应该倾注情感,老师动情学生才能共情。有温情的历史课才生动丰满。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我读一本又一本书,不过是想用书本堆积成一座心中的城堡,来抵御人间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