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卡尼曼,他把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了系统1和系统2(只是两个虚拟的系统)。系统1是直觉的系统,是感性、即时、直觉、经验反应,而系统2则是理性、延时、思考、概率的。在人的思维方式中占主要地位,往往不需要经过太多思考就可以得出答案,但不一定靠谱,比如对一个人的第一感觉;在漫长的进化中,为了趋利避害,我们的系统1被锻造的无比强大,能够在遇见危险的第一时间产生反应,这一特性的延续,让我们即便成为现代人之后,系统1仍然在我们的思考过程中占绝大多数比例;系统2是经过严密思考与推理的系统,比如算出17×24等于多少,但很多情况下系统2会偷懒、怠惰、懒散,能不动脑则不动脑的。会服从系统1(因此人确实是有惰性的~)。,
系统1快速,是因为我们从长期记忆中直接提取了成型的结论或印象,而它的错误则直接来源于我们头脑中的偏见。系统2懒惰,是因为使用工作记忆确实非常费力。至于思考错误,长期记忆本身就是工作记忆的信息来源,如果其中存在偏见,当然也很容易让工作记忆的结论跑偏。但是,通过有意识的、大量的练习,人们可以形成正确的观念以替代原有的偏见,也就是说,更为准确、有效的思考方式是可以通过学习得到的。这当然就是作者写书的前提。他在书中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向我们一一揭示本能地存在于人类头脑中的偏见,以及何种思考方式可以有效地抑制这些偏见。书中提到:利用闲谈来发现和分析别人犯的错误,对比分析自己的错误更容易。所以这本书都在分析别人的错误,我们听一听别人分析别人的错误,再对照一下自己,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在很多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的例子中,系统2似乎总是处于最高的决策地位,并有能力抵制系统1的建议,它能使事情放缓,开始进行逻辑分析和自我批评。但是在态度方面,系统2更像是系统1各种情感的赞许者而非批评者,或者说是各种情感的转让者而非实施者。而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要想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作者给出的建议是,我们的直觉往往只是错觉,包括一些看到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眼见为实,在心情有起伏的时候,我们最好不要急于做决定(因为此时系统2处于懒惰的状态)。还有一种方法叫“事前验尸",就是假设某个项目在一段时间后会失败,但是在该项目开始前,先提前考虑导致可能失败的所有因素,这样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最大程度上地避免失败的可能因素。
遇到事情时,大家有没有停下来想一想,我一定要照按系统1工作吗?我还可以采取哪些不同的方式,做出其他的选择?凡事三思而后行,多想想这件事情还有没有其他的处理方式,怎么能对之前预期的判断进行优化?只有长时间的这样坚持下去,改变和调整我们处理问题时的惯性,才能让自己处理事情时远离偏见,回归理性。我们的大脑比我想象中的要懒。自认为我的大脑是运转得比较勤快的,能够在瞬间找到多个链接点。但其实并不是这样,不自知地犯了书中所说的多个毛病,比如我也喜欢用直觉来判断,不自觉地避开复杂的思考。这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比如工作面试时别人常说,要给人好的第一印象,要让面试官喜欢你,因为一旦面试官喜欢你了,他/她就不会那么费力去挑你的毛病了。再如,美国总统候选人的第一特质是要能讨选民喜欢,因为美国选民投票往往是靠直觉上的喜欢与否来做判断的,并非理性地衡量候选人是否具备相当的执政能力。
这个世界的随机性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我喜欢总结规律,喜欢见微知著,并以此为傲。但殊知诸多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根本是没有规律可言的。就如痛苦未必就意味着天降降大任,只是这样的自我安慰会让痛苦变得有意义。佛教里所说的因果关系也可能只是人们出于对安全感和稳定感的需求而自行定义的,而事情的发生很可能只是随机的。书读得越多,越觉自己所知甚少。所幸的是,通过自我反思和反复的训练,我们都还是有救的。
附录:超强Xmind图 http://www.xmind.net/m/e3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