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确实是体现汉语博大精深的一个新奇角度。
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对仗。对仗这个格式在中国的诗词歌赋中大量出现。但是大约到了唐朝,才真正出现了比较严格的格律对仗要求(我猜的时间,没查)。但是真正的大神儿其实是不一定理会对仗的,当然也一样可以有千古名句。比如李白的《静夜思》最后两句。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你看,两句中出现了同一个字“头”,很显然这严格背离了对仗的基本要求,但是并不妨碍成为千古名句。
还比如孟郊的《游子吟》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只能说是勉强符合对仗的要求。但是“临行”和“意恐”对仗不够工整。
我个人觉得最工整的对仗是杜甫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当然,对联的精华在于有时候对字完整完美,但是含义大相径庭。
三尺天蓝缎
六味地黄丸
堪称完美典范。
至于马三立的经典相声《对对子》
上天言好事
下地醋歹炮(输入法居然可以自己联想出来)
只能说是一种“把毫无联系的事情搞到一起”的冷幽默了。
对联造成的冷幽默还有很多,国学大师陈寅恪曾经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要求对对联。
(点击图片有惊喜)
上联是:孙行者
先生说最佳的下联是:祖冲之(堪称完美)
但是有学生对了胡适之,先生以为也可以打90分。胡和猢狲的谐音,勉强算是说得过去。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先生躲避空袭,也不忘来个对联幽默自己。
见机行事
入土为安
讽刺吴宓魂不守舍不要旧爱,只为新欢。(然而并没成功,民国大才女毛彦文最终嫁给了熊希龄),吴宓字雨生。
今雨不来旧雨往
他生未卜此生休
文人墨客,来不及作诗,往往就做个对联,比如大诗人去北海公园游玩,因为时间不够,作诗是来不及了,就写下了千古名句。
风吹水面层层浪
其实,本文是检验相声段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