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想起那个晚上发生的事情,我还是心有余悸。如果那时我没有及时找到他,结果会怎样?不敢想象!
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修,班主任的第一节晚修只有三十分钟。李望穿着拖鞋,迟到十五分钟才来到教室门口,看到我抬了个手就进教室。
我当时就特别生气对着他吼了一句,“出去!” 他愣了一下,转身向外走,嘴里嘟囔着,“出去就出去!” 等他走出门口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语气不对。缓过来要找他聊聊的时候,走出教室发现他竟然不在教室外面走廊。打他电话,没人接。
我当时吓坏了,他跑哪去了?会不会有危险?会不会出意外?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不好的事情。赶紧找,我追下楼,没看到。转了一圈足球场,文娱台,篮球场,没找到。(还好篮球场集中在教学楼前面,文娱台,足球场在教学楼侧边,都有灯光,找人方便。)
他是走读生,上课期间没有请假条的走读生是不能外出。以防万一还是冲到校警室,校警正好挂电话。问有没有一个学生刚出去。校警说有,恰好一辆车进来,门开着,那学生就冲出去了,他刚跟相关领导汇报情况。
我赶紧又掏出手机打他电话,还是没人接。赶紧跟家长联系,把情况跟家长说了一下,问家长他有没有回到家,结果家长说他是借宿在亲戚家,家长打电话问问亲戚。
过了一会儿家长打来电话说,亲戚外出不在家,不知道他是否回到家。我说那我自己去找吧。翻出他登记的住宿地址,赶紧找去。
去找他的那十几分钟内,我的心情很忐忑。很担心他会出什么事。等我找到他时,他已经在家里了。
我向他承认当时生气情绪,并说明理由是他迟到又穿拖鞋,违反了班规。但是不经过老师的同意,擅自离校,让老师和家长更担心。
他说他被我忽然这么一吼,觉得莫名其妙,本能地就做出了冲动的反应,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处理一些事情上方法不对,容易引起冲突。
假如当时面对迟到又穿拖鞋的李望说“今天你迟到又穿拖鞋,这种行为让我很生气。不管是什么原因让你出现这样的行为,你都违反班规了。来,我们聊聊是什么原因让你这样?怎么避免?准备接受什么处罚?。”
假如这样说了,事情就不会那么复杂。也许李望不但知道自己错在哪,也愿意去接受处罚,还会警惕自己和其他同学要遵守班规,校规。
我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处理自己不妥的言语造成的问题。跟李望沟通完后,又跟家长沟通;跟他们说明事情原委,家长很通情达理,强调是自己孩子的问题,他们也需要加强跟他的沟通及管教;然后还跟学生处领导汇报情况。
第二天还在班上把这件事情跟学生说清楚,讲明白。当时那么做是为了一 提醒大家都要守规矩,二 承认自己当时的错误,三 不让其他同学对李望有误解。
看完今天的晨读材料,回想起这件事情,感叹
学会有效沟通可以避免与他人的冲突。实在避免不了,要做的是冲突出现了,通过承认自己的情绪,找到问题的本质,寻求方案来化解,并要意识到不再出现同样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