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的范畴,除了对于年龄、性别、就业、收入对于人群的分类之外,通过疾病、兴趣对于城市人口的重分类对于构建健康城市是需要的。在北京市居住人口的现有分布下,对于疾病、兴趣以及生活圈的集群解读是健康城市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规划类别的特点之一。关于城乡人口的流转过程中需要对于其中特殊人群中农村人口、社区特殊人群、抑郁症人群、原生家庭问题人群、亚健康人群等有基本的了解。除了工作、求医、求学是农村人口流进城市的主要原因。《北京市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2020年-2035年)》中对于北京市全市医疗资源配置进行了分级分类的空间布局。医疗机构的位置具有单一性,以北京现有交通便捷程度,从中心城区到北至昌平、顺义,南至大兴、亦庄,西至门头沟、海淀、房山,东至城市副中心通州,东北至怀柔、密云,差异性不是那么重要。交通时间在半小时至3小时不等。医疗机构依托于“新基建”智慧医疗和“互联网+”健康医疗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北京市医疗资源优势,对于周边城市、全国、国际各级城市都具有医疗资源吸引力。
侧重于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生活圈环境的健康舒适环境的构建是改善北京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战略。可以理解为在行走的途中进行持续性疗愈的过程。对于心理脆弱,极度在意他人眼光、孤独症、抑郁症人群尤其是在人群拥挤的环境下需要有疗法的支撑。疗法的开始是建立在把对方看做是一个独立个体来看待,并弱化其中疾病的部分,不去强调非正常的部分。忽视、弱化其中不舒适的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转到以兴趣点并使得各兴趣点之间顺畅。比如,亲子活动、社区活动、社群维护、旅游康养等。
于国家图书馆 2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