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讲完了学而篇,我们来到为政篇,为政,是指如何做事情。做事情以德为出发点,以教育感化人心为出发点,是为政篇的核心所在。这和其他文化不一样,比如我们学习的《素书》,虽然也告诉我们要以修身为本,但同时也讲了很多妙用的方法;而《论语》的为政篇,告诉我们要以德为出发点,更偏向于教化,方法为辅。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辰:夜晚的天空中,除了日月星之外的,就是辰,而日月星辰则代表了所有空间,所有区域。北辰:北极的中心区域,而北极星趋近于北辰的位置,所以现在通常把北辰翻译为北极星。共:围绕、环绕、运转。这句话告诉我们以德为出发点的重要性,当我们做事是以德为出发点,就好像北辰一样站在了中心区域,众星自然围绕着而运转,即所有的人事物都会围绕着我们自行运转。
如果我们在生活当中,都是在修养自己内在的德行,做事都是以德为出发点,我们就可以吸引很多有德的人和有德行的事来到我们身边,所有人事物都会围绕有德之人运转。当我们以仁德为出发点去做事情,身边所有的一切都会被教育,都会被感化。所以我们通常讲天地有大的德行,因为他可以普照万物,可以厚德载物,可以感化天地之间的万物。所以古人非常重视以仁德治理天下,再配合法度就可以了。
为政开篇就告诉我们德的重要性,就好比是天地之德,日月星辰之德,这时我们再来看德字,该如何在生活中延伸和践行。《大学》开篇讲:“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指修养自己的德行,当我们不断修养内在的德行,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效法天地,化育万物,其中就包括亲民,亲近别人,帮助别人,目标是止于至善 。而我们在亲民的过程中,在效法天地、利益万物的过程中,又不断在滋养我们自己的德行。《大学》又讲“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意思是修养自己内在的德行是本,而财是末,我们做事情不要本末倒置,有本才有末,有德才有财,所以《大学》讲“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土:古代时指土地、城池;现在是指自己经营的领域,自己所做的事情。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在工作和交友的过程中,我们是愿意跟随有德行的人,还是跟随一个无德之人?自然是有德之人。所以当我们有德行的时候,自然就会有人跟随;有人跟随,自然就会有自己的领域;有了自己的领域,自然就会得到财富;有了财富,再拿来做有德的事;做了有德的事,自然又会增加和滋养我们的德行;有了更大的德行,自然又会有更多的人,更大的领域,更多的财富。所以当我们懂得不断修养自己内在的德行,我们自然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和事来到身边,围绕我们运行,这个时候做事情极其简单。
《中庸》讲“大德者,必得其名,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寿。”随着我们的德行不断被滋养,我们自然会因为自己的德行而得到俸禄、钱财和一切外在的东西。必得其位,自然会得到受人尊重的位置,得到该做的事情和该领的职务。必得其名,自然就会有名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必得其寿,死而不亡者,古人称之为寿,虽然身体寿命是有限的,但是思想和精神还在,这个称为长寿。有多大的德行,利益过多少人,就会得多长久的寿命。
比如我们现在赞叹孔夫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意思是如果没有孔夫子,人们的内心是没有光的,万古像黑夜一样,这是在形容孔夫子的德行像天地一样伟大。所以为政开篇,就在强调德字的重要性。
当我们懂得修自己的德行,我们不需要主动做任何事情,不需要对外攀任何缘分,也不需要奢望任何东西到来,我们只需要修自己内在的德行,万事万物自然就会围绕我们而运转。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这里讲诗三百,讲的是整数,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诗经》,就是思想是纯正的。《诗经》是孔夫子所删减和编写,在心为志,在言为诗,这是《诗经》的由来。在心中的我们叫志向,叫思想,叫精神;在言为诗,言语之间讲出来的,我们称为诗。《诗经》所蕴含的内容非常丰富,那个时候表达民间的相思之情、借物传情、赞美王室和祭祀的音乐,都蕴含在《诗经》当中,表达心情,表达景象,表达心中的赞美和感情,都是来做《诗经》的民风,也有王室之风,宫廷宴请之乐。那个时候的《诗经》可以唱出来,后经孔子重新编写和删减,留下了《诗经》三百零五篇。
孔夫子为何要重新删减和编写《诗经》?因为《诗经》可以教化民风,陶冶情操,让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纯正。好比是我们现在听的音乐,比如我们听到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就会热血沸腾,充满斗志,充满爱国的情怀,这些都是音乐带给我们的导向。孔夫子编写《诗经》是为了让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纯正,可以让人们陶冶情操,守礼乐之风。因为那个时代礼崩乐坏,而乐代表着礼,可以洗涤心灵。
我们随意引用《诗经》中的句子,就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洗涤人们的心灵。比如《诗经》开篇讲:“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讲的是一个很单纯唯美的男女感情的画面。比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以引导一个人精雕细琢,修养自己的内在。再比如《诗经》所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缗蛮黄鸟,止于丘隅,”意思是国家的千里之邦是为了让人民居住的,一只小鸟都知道自己的止,更何况我们,更应该知道自己的方向。这都是在洗涤人们的心灵,建立人们的价值观导向。
我们再继续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比如“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意思是一个待嫁的少女,要修养自己的女德,出嫁以后要相夫教子 ,要对对方的家人有益处,这就是在洗涤人们的心灵,建立价值观的导向。《诗》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是讲一个人通过修养自己的内在,从而呈现出来的光明庄重的样子。《诗》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告诉我们夫妻之间要和睦相处,兄弟之间要恭敬友爱,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所以《诗经》是用来洗涤心灵、教化人心的。
为政开篇就告诉我们为政以德,而《诗经》的编写正是出于内心的仁德,以德去教化人心,引导人们的思想变得纯正。当我们内在有德行,思想纯正时,我们自然就做不出恶事,自然就不会伤害他人,因为我们心中存着美好。当我们把《诗经》熟记于心的时候,其实本身就是在滋养我们的德行,滋养我们内在的美好。
当我们把《诗经》中“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这句话熟记于心,我们就懂得了夫妻之间要和睦相处,兄弟之间要相互友爱;当我们记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就知道要不停地修养自己的内在,改正自己的不足;当我们记得“缗蛮黄鸟,止于丘隅,”我们就知道我们人生该有的方向;当我们记得“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斐君子”的样子,我们就会让自己变得瑟兮僩兮,赫兮咺兮,让自己成为光明和庄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