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上的书评越来越多,有时看书评比看书收获大。因为它展现了现在正在阅读人的精神面貌。我看的最多的是科普书。多看上出品了不少不错的科普类书籍,例如当下悄然走红的《量子力学史话》,例如《宇宙之书》,例如《揭秘宇宙奥秘的13个常数》。我读过前两本,而后一本也正在阅读。
身为一个涉身科学研究的小学生,我对科普的态度经历了令人难以释怀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说是我对待科学本身态度的成长,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社会建制认知。我相信,包括我在内,大部分立志于科学研究的年轻人都是科普作品的受益者。而我自己对科普的态度,尤其在自己试图以更深刻的方式去看待科学研究时--我的意思是不仅是科学本身,更是人们的一种事业--又产生了对科普的另一种感触。在看了读者们的书评后,这种感觉又特别明显的浮现了--从兴趣浓厚,到迷茫无知,到哑口无言。
科学普及书籍基本上是由两种人写的,一种是有科学背景的非科研人员,一种是科学圈内的研究人员。前者有很多,而且多数在写科普的时候非常接地气,这是有趣的一个前提。而后者相对就少很多,一方面当然是工作的限制,我想更多的原因是当他们身处科研的最前线时,所面临的问题庞杂得让他们觉得不知道从何谈起,太多问题都不能确定。有时候当你希望用一种通俗的语言去描述一个问题时,可能就要面临失去严谨性的危险。这就是为什么数学特别重要,这里包括的不仅仅是数学公式,还有蕴含数学信息的图表等。然而这又恰恰是科普书中要尽量避免出现的。这个时候就要做出抉择。
多看的书评中充斥着大家对科学的热爱,几乎都站在了很高很高的地方。“人类的起源”,“宇宙的起源”,“认知的理由”,“星空的璀璨”等等,这些词汇不断重复着。看到这些时,我竟有些不安,这种热爱有那么点热卖的意思。因为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恰恰不是科学正在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是科学家在迷茫中探索的结果,而很难说是动机。尤其是,尤其是在今天,以我的专业物理学为例子,的的确确是个野心散去的后黄金时代(更不要说我如今一直怀疑,野心也是媒体赋予的概念)。之所以是后黄金时代,是因为过去一个世纪到半个世纪以来,理论物理学在很多科学巨匠的努力下茁壮成长。相对论,量子力学,量子场论,统一理论,弦理论,催生出了一代又一代物理学家的野心。正是他们的野心,激励着我们这代年轻人投身于这份事业。然而如今,我们面临的是离这些远大目标越来越远的现状。年轻人们激动的谈论着弦论、M理论,这些在教材里数学公式比文字多的理论,梦想着它们能够建立统一的物理理论,以谈论它们为荣。而现实是,弦论以及这些特别艰深的理论,正逐渐被理论物理学家们遗忘。我们不得不去寻找那些特别细微的过程,去做大量的计算。老实说,这无关终极意义,当你在计算一种对自然界贡献小得比你的身体死掉一个表皮细胞对你的影响还小的过程,却不得不动用大量繁琐的运算技巧时,你真的很难仰望着星空,指着某个地方说,看,我们的未来在那里。这时候你的心里更多的是惶恐,因为你觉得你花了非常非常多的时间却什么都没做。
从另一个方面,大众对终极意义的关怀让他们忽视了非常多的科研工作。以这几年的物理学诺贝尔奖为例,从光纤到石墨烯,从量子光学到Higgs玻色子,即便是最合大众口味的宇宙暴涨理论,还是让太多人理解成了宇宙膨胀论。其实难以避免,因为暴涨理论描述的是一个非常非常早期的宇宙,非常细节,而民众不关心细节。有人说Higgs玻色子呢,那是科普者们的狂欢,却是理论物理学家们五味杂陈的结果。更别提最近一些在原子分子物理方面比较不错的工作,这些在大众中根本打不起水漂。
然而问题在于,我们的科普者还是惯性式的迎合着大众的口味,而非向大众展示一种真正的科学生活。原因在于我们的科普其实和科研是两个看起来有联系却完全不一样的领域。科普,是一种传媒。 尤其是在这个商业社会,难免会被商业利益所绑架。于是就出现了一些科普报道其实是言过其实的,而且牺牲了很多严谨性,只为了更吸引人们的眼球。
长久以来我都有翻译科学报道的习惯,纯属个人行为,所以不用在乎语言是否有趣。然而短暂的在给某个科普网站打工的经历让我很难说那是有趣的。编辑对我的意见是,翻译非常熟练,但是不够有趣,不够抓眼球。而在我看来科研绝对不是只有仰望星空宇宙起源自由意志等等这些概念或者仅仅是变成茶余饭后吹牛的题材。科普的任务在于宣扬科学精神(甚至这个词也被人用烂了,更有甚者打着科学精神的旗号行宗教组织之实的事情发生),或者说是一种科学生活,而非奇迹。所以实习就夭折,依然是自己翻译自己的。这些现象并不是偶然,甚至在一些专业科学杂志网站上发表的科研快讯有时候都有类似妥协的迹象。就更不要提以科普为主题的网站,标题从来都是一惊一乍的,点开一看不乏夸张之词,代价就是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而失去严谨性。更糟糕的是做出一种“学术范”,但写的东西都非常肤浅(似乎时尚杂志最喜欢这么干)。在他们看来似乎科学就是一副眼镜一杯咖啡加上一些拍脑袋灵感的问题,当然,来点午后慵懒的阳光更好。但其实科研的感觉,更像便秘,谁尝试在便秘的时候做出一种小清新的姿态?
我的建议是科普尽量看工作过或曾经在科研领域工作过很长时间的人写的系统著作。而科学通讯尽量去科学杂志本身写的报道上去看,不要去科普网站看第二手的。
科学研究作为一个消耗纳税人税款的事业,当然必须接受公众的监督。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真实的科普。因为大众和科普网站所忽略的,恰恰是科学研究中最广泛存在的。光子晶体的基本周期结构,在电子扫描显微镜的探针上加上一个氢离子就很好提高了分辨率,混凝土中的纳米结构,这些有意思的事情从来没有被展示过。当然在这些有意思的主题背后仍然有大量的非常平庸的工作。其实想想有何难以理解的呢?所有的行业都一样。有吃肉的,就有喝汤的。尤其是我们这种圣人文化的国家,对科研人员的道德要求尤其高(其实我们的平民文化是对谁要求都高,就对自己要求低。)。
这一切其实也是科学研究平民化的结果。很早的时候科学研究是贵族活动,品位总会被提到比较高的层次上,而平民化的科学必定会出现一些圈子内的投机者。加上现代社会商业和政府对于科学的态度,评估体制等,这个过程也必定会被加速。而再考虑到政治环境,我们就得到了张曙光这类助长民众反智仇学的炮仗。科学研究就如同生态环境,一个再自然不过的过程,有的生物灭绝,有的茁壮成长。唯一不一样的是,草木不会一个劲儿的鼓吹自己的合理性。所以现在科学发展到一个非常庞杂的现状,就趁早放弃每天鼓吹宇宙起源,因为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还是多专注于点细节。
借着书评写了这么多,我真是话痨。最后我看到了很多人并没有读完书就写书评,我觉得还是把书读完再写书评,慌什么。
引用一句话作为结尾:
理论啊理论,多得数不胜数,像一阵秋风吹过,落木萧萧而下,像是风掀开了巨大的造纸厂,碎屑纷纷而上,又像黑压压的尘云,裹挟在思想的飓风里。在这场席卷一切的干旱中喘着粗气,我差点忘了,每一粒尘埃中都可能带有真理的种子,大部分最后都干枯死亡了,但也有一些会活下去,产生更多的种子,变得至关重要。
——奥拉夫·斯德普尔顿(1886~1950,英国科幻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