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蓝山咖啡是用来喝的吗?”
“开玩笑!当然是用来发朋友圈的!”
01
2011年,微信横空出世。许是很多人都已腻了QQ这一社交软件,微信的推出,深受人们喜爱。我也不例外,渐渐的,减少了QQ的使用次数。
微信的诞生,与手机通讯录相联系,我们只需有对方的手机号码,便可添加其为好友。而QQ盛行时,圈子里一大堆的陌生人,大家来自五湖四海。那时候,相比之下,朋友圈无疑是朋友间的私密空间,想到什么便发什么。
这样一个圈子,满足了我们倾诉的欲望,使自己的情绪得到释放。开心时,与人分享;难过时,和人诉说。
然而,随着微信的普及,好友数量迅速增加。除了亲朋好友之外,校友及老师、同事和领导亦占了不小的比例。不知从何时起,关系或铁、或一般、或恶劣的人,都在自己的好友列表之内。
这一社交应用,更多的人是用来学习和办公。
“畅所欲言”的空间,开始受到限制。学生怕老师,员工怕上司。越来越多的顾忌,越来越多的猜疑,朋友圈屏蔽的人也越来越多。
过去,人们常说:“各种同学聚会,实质就是各种攀比,各种刺激。”可是现在的朋友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已然从好友互动,变成互相攀比。
美食,是用来秀的;恩爱,是用来秀的;脸,是用来晒的。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或许,那便是他的一种生活态度,想记录下自己的生活,无可厚非。
有一句话这么说道:“你越缺什么,就越炫耀什么。”
然而,你可知道,还有另一句话,“你越缺什么,越觉得别人在炫耀什么。”
无论是饭局、恋人也好,还是自拍也罢,其实都没有什么好反感的。真正让我不喜的是,朋友圈内的阿谀奉承。
02
我和室友的日常对话:
“点赞点得手都酸了。”
“我也是啊!每天都跟批阅奏章似的。”
慢慢的,点赞似乎已成为一种常态。更多时候,仅仅表示自己“已阅”。
我讨厌朋友圈的虚伪,却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自己最不想变成的样子。
共同好友越多,顾虑越大。有时候,他们会在不同时间段发了同一动态,或是会在同一时间段发了不同动态。自己若是只点赞其中的一个人,内心可能会忐忑,担心得罪其他人。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通常是,要么全赞个遍,要么全都忽视。
有时候,点赞并不代表喜欢;不点赞也并不是不欣赏。我们不过是在刻意伪装自己,讨好别人罢了。
我们都已渐渐习惯这种经营人际的方式,朋友圈的“虚伪”,愈演愈烈。
朋友圈内的集赞,集的不是赞,而是人气。在圈内,从你集赞的数量和集齐的速度,似乎就能看出你在圈内的人气。
人们关注的不是你所转推文的内容,而是你会在多少时间后在自己的评论下留言,以表达感激,“够了够了,谢谢大家。”
没有人在意你所转发的目的,没有人在意你是否有凭借此条朋友圈喝到半价的饮品,也没人在意你是不是个被抽到奖的幸运儿。
当然,你也不会在事后晒出与此相关的心情动态。尽管如此,大家还是乐此不疲地集着赞。
你开心,你集赞;我乐意,我点赞。
有时候,会在朋友圈看到篇幅很长的配文加上九张图片的动态,总有一些手快的人儿,别人一发布,便秒赞。压根儿不管你说了什么,图片也不用点开。
最让人不解的,想必是那些图文不符的动态了。诸如配文:“今天心情好糟糕。”并附上一张修得很精致的自拍。一大堆的赞与评论,真心赞美也好,盲目跟风也罢,显然都不重要。
03
我曾经向一朋友打听一同学的消息,他却一无所知。
我一脸质疑,“你一点都不知道吗?可是我明明看你们在朋友圈互动得很频繁。”
“傻子!”他无所谓地说道,“我们啊,只不过是点赞之交而已,礼尚往来嘛!”
其实,仔细想想,朋友圈内的点赞、评论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是时间筛选出来的,不需要多,一两个足矣。能够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伸出援手,而非依靠圈内的点点评评来维系关系。
我喜欢的是,那种怀着善意,带着欣赏,去看待别人的生活。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总是越相处,越小心翼翼。
上一级的师兄告诉我们,“你们交接部门工作时,记得千万别发语音,会暴露情绪。”
的确,面对面都况且觉得人心隔肚皮,更何况隔着一个屏幕呢?那终是跨不过的距离。
所以说,一脸冷漠地打出“哈哈哈哈”,是一个成年人必备的自我修养。
04
过去,出于某种心理,我会注意朋友圈发出照片的质量、环境、穿着等。有时候,甚至连一句简短的话,都得在内心反复打稿。考虑发布的动态,考虑可见的人群,一个本应用来抒发情绪的平台,却让自己变得更加烦躁。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于是,慢慢的,我发动态的次数减少了。朋友圈的开放程度,也由最初的展示全部,到半年,再到仅三天可见。
我发现现在的自己,更喜欢隐身在朋友圈,不想随时点开。
想刷就刷,不想就不看,反正也没人逼自己。
时间告诉我:世上本没有感同身受,那些你所珍视的小确幸,可能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个笑话;那些你难受的瞬间,与别人无关;那些你引以为傲的资本,或许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
言多必失,有些话,只适合烂在肚子里,没有必要变成文字。
05
喜欢这样一段话: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剧情再美,终究是戏。何必活得那么累?一场戏而已。
在朋友圈内,真实的自我形象渐渐模糊不清。无论晒什么,都强调一个“真”,是不切实际的。
尝试着戒掉刷朋友圈的“瘾”,我不会拒绝,但我也不想产生依赖。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想对自己好一点,不想再为了取悦别人而委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