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第二次考英语六级。
两点四十分开场的考试,我直到两点二十分还在宿舍里磨蹭。
这场考试对我来说意义不大。或者说,我对这项考试的所有流程,心里有数。我甚至在昨天夜里都没有犹豫是不是要考前突击一下单词就睡了。如果是以前,我会羡慕自己的从容,如果是现在,我觉得自己麻木的可怕。
我并不是胸有成竹。我一点准备没有。
自从这个学期英语课结课以后,我再没有看过任何有关英语的书籍。
词汇慢慢得遗忘,听力已经不知所云。
我熟练得手里拿着身份证和准考证,面无表情地站在教室前的队伍里。
哦,对了。我甚至还在学生证里找到了我上学期怎么找都找不到的身份证和准考证。
看着眼前戴着绿围巾的,正在翻看记满了各种知识点小本子的女孩子。
我觉得她莫名得让我感到很讨厌。
直到考卷发下来,直到听力开始播放,我什么感觉都没有。
没有紧张,没有兴奋,没有失落,也没有懊恼。
有的只是隐约的一点点的空虚。
听力一放出来我就知道自己没戏了。其实我早该知道自己没戏了。
我什么都没有付出,我也不期望有任何回报。
耳机还是大一集体组织买的。现在上面的皮质粘在一起,一拉就破了。音质听起来不大好,里面的男人讲话缓慢又夸张,一到句末就开始破音。我看着在四处张望的老师和黑板上贴着的大幅《英语考试注意事项》,总觉得已经没有兴趣再考下去。
《英语考试注意事项》上写道:考试不允许提前提前离场。如有特殊原因以及提前交卷者,须在指定地点等候考试结束。
我倒是挺好奇这个“指定地点”是什么地方。
当你已经决定要放弃一件什么东西的时候,它有没有继续在进行对你来说一点都不重要。我看着眼前的卷子,想立刻交卷走人,但是听力还在继续,我不可以打扰到别人。于是我只好坐在位置上继续和我的试卷大眼瞪小眼。
等我好不容易挨过这段时间,以一个自我感觉非常潇洒的姿势整理好我的东西,拿着我空白的卷子走到讲台时,我就看到一个监考老师登登登得跑了过来。她边跑还边对我说“你不能提前交卷!交了也不可以走的!”
我愣了一下,才意识到她误会了我的意思。忙指了指黑板上的《注意事项》,表示自己愿意在“指定地点”呆着。见状,她开始皱起了眉头,大概是第一次碰到如此奇葩的考生。而且很明显,她根本不知道这个“指定地点”在哪。随后,她把我扔在那里,自己跑去找“负责人”。大约过了三分钟,“负责人”来了。那是一个年轻的女人,她告诉我她也不知道这个“指定地点”到底在哪里,如果我愿意的话可以和她去她的办公室。
然后我就跟着她去了办公室。
办公室还挺大的,开着暖气,靠东边的窗户有一缕阳光照射进来,看起来很温暖。
我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这个年轻的老师挺有意思,她甚至还给我泡了杯茶。茶杯是瓷白的,里面的茶水是偏琥珀色的红茶,闻起来很香。当我从包里拿出一叠稿子的时候,她还好奇得问我那是什么。
真是意料之外的发展。
在得到竟然可以使用手机的肯定答复以后,我思考起了一些事。
刚刚的我,为什么可以如此轻松得放弃了一场考试。
它真的有那么不重要吗?还是说,我能笃定,自己既然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就可以重来。
那些紧张到颤抖的感觉,到底到哪里去了呢?
我感觉我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关键的东西。
人越长大,随着经验的积累,感觉就会越来越麻木。全力以赴的时刻,全心全意相信着别人的可能性,按部就班不放过每个细节的认真态度,越来越少。心静不下来,浮躁,多变,喜欢捷径,妄想短时间内获得即时回报…………
想做一件事,却不敢自己直接去尝试,蹲在原地等待或失败或成功的过来人折反回来,好向他们打听其中的内幕,听着听着又觉得好麻烦最终放弃…………
我现在就在思考,为什么不可以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自己先去尝试呢?实实在在经历过所得到的情报要远比任何经验之谈,网络上大段大段的细则来得详细得多。大部分情况下,其实一次单纯的尝试,代价非常低。
原因在于:人类都有规避风险的天性。
可是,我认为一个对自己来说完全陌生的环境以及其附带的规则,是有魅力的。
那些紧张的颤抖的感觉,在同一件事上,很少出现第二次。大量陌生的信息充斥着,刺激着每一寸神经全力以赴的感觉,是极其美妙的。就像我们面对一本期待已久的科幻小说,翻开的一瞬间,展现在面前的就像是一个世界。
但是,如果这种陌生感在一定时间内完全没有被削弱的迹象,那么这种美妙,就会转化成一种恐慌。
我就曾经经历过这种恐慌。
大约在高二的某一个时期,我以作弊的方式战战兢兢地活在每一次月考的考场上。这是一段不光彩的经历,在那之前我从未尝试过这种极端的做法,因此作弊的手法也极其的拙劣。拙劣到什么程度?我直接把教科书放在桌肚里翻,有时知识点遍布三本书,我就需要把它们叠在一起,有些书页翻到一半还会卡在桌肚缝里……但即使是这样,我竟然从未被发现过。每次考试前的思想斗争都非常得大,斗争到最后甚至可以蜷缩在窗台上,握紧拳头又四肢冰凉,可是到最后我还是会选择铤而走险。
那时我的状态很糟糕,会去上学,但大多数时间是在课上不可控制地昏昏欲睡。快高三了,却什么也学不进去。缺了很多很多的课,知识框架里的窟窿大到我不敢去看它。作业是看不懂的,课是听不懂的。不敢问,也根本没有办法“临时抱佛脚”。
完全就是绝望的。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情况,我却依旧同家里的父母宣称:我只是没有发挥好,如果我认真一点,下次一定能够考好。
是的,这就是我那可笑的理由。自欺欺人的理由。
就是因为这种理由,我需要一个还能看得过去的分数。
然后,恐慌就开始了。
我清晰得记得我第一次作弊时候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十分占便宜。我们的考试制度是单人单座,而我就坐在靠门第一排的最后一个。我的前面甚至坐着一个相当高大的男孩子。也就是说,如果不走到后排,单从正常的视角范围来看,老师根本看不见我。那天考的是历史,而我甚至不清楚考试的范围。我就这么拿着一本历史书去了。
那时的心情简直可以“视死如归”来形容。
坐在考场里的我每隔几秒就需要用余光瞟一眼老师的位置,与此同时,手里还不能停。一边看着考卷,一边分析着这个知识点可能出现在书本的哪个位置,一边还要熟悉课本看目录。为了保证看起来的正常,我的肩膀几乎一直定格在一个姿势上,而那只留在下边翻书的手,也尽量做到只有手腕在动……有时为了找一个答案,把书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结果答案没找着,时间浪费了大半。精神是真的高度集中,像上战场一样,一个不留心,被发现,就是一死。最害怕的就是老师突然一个不留神出现在自己的旁边,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时间完全不够,题没有答完铃就响了……
耳朵一直在注意周围的声响,越临近考试结束,小声音就越来越多,到了这个时候我完全已经顾不上抄了。整个人会像筛子一样抖起来,最后只好一只手捂着嘴巴,一只手颤抖着写字。瞟一眼手表,瞟一眼考卷。五分钟,四分钟,三分钟……眼睛根本不看自己写的字,大脑像在大马路上飙车,横冲直转。就是乱写也好,填满就行。
等到最后铃响时,我甚至有种虚脱的感觉。
眼眶里有泪,可是掉不下来。
仿佛一场考试被抽空了所有的力气,接下来的一个下午我都不想说话。
像是噩梦,而且它定期出现。
每次都在心里和自己承诺这是最后一次。可是每次一临近考试,又是把自己所有的手指甲咬得只剩下秃秃,然后和父母保证:这次可以考好。
现在想想,自己真的完全犯不着那样做。考试没那么重要,成绩也没那么重要。
不是做事不考虑后果,而是那个时候我的世界只能看到那么多。
我现在越来越明白一件事。当你觉得别人做出了在你看来无法理解的选择的时候,也许仅仅只是因为:别人看重的东西,你甚至还不知道它的存在。
现在觉得很重要很珍贵无法割舍的东西,也许过几年,看过了更多更好的东西,它便什么都不是了。到那个时候,你真的还会记得当初为了得到它而浑身颤抖拼尽全力的自己吗?
我为自己给自己找的如此充分而富有说服力的理由感到满意。又可以心安理得继续混日子下去了呢。
我喝光了茶,收拾东西走人。
以上为我个人今日在乘车时听了一路两个女孩子讨论的“那个非要搞事儿提前交卷的奇葩”,觉得有趣,自己脑补出来的故事。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