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精读猫
就在到阿尔托纳的第二年,卡内基在火车上有了一次奇遇。
当时卡内基坐火车去外地,他坐在尾部车厢的最后一排,这时就看到一个农民模样的人向他走来,手里提着个绿色的袋子,这个人叫做伍德拉夫。
他打听到卡内基是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想让卡内基看看他发明的卧铺车厢模型。
卡内基敏感地意识到,这可以帮助铁路公司解决旅客夜晚休息的问题,他马上向斯科特汇报了此事。
当这个卧铺车厢的合作谈成之后,伍德拉夫邀请卡内基来参股,并答应给他百分之八的红利。
这应该是伍德拉夫对卡内基的一种酬谢方式吧。
他当时去找卡内基,想必也是知道卡内基是斯科特面前的红人,可以帮他促成这个项目。
卡内基说他从这个项目中赚到了第一笔大钱。
据有关资料,他拿到的回报应该在五千美元左右,而当时他的月薪是六十五美元。
所以可以说从那个时候开始,卡内基算是小有财富了。
在阿尔图纳干了三年,斯科特先生又高升了,他被提拔为总公司的副总裁,办公地点在费城。
这一次斯科特没有把卡内基带到费城,而是给了他一个更好的岗位,派他回匹兹堡去做主管。
这个岗位的薪酬是按年薪来算的,给卡内基的年薪是一千五百美元。
卡内基在一八六零年回到了匹兹堡,这是他第一次独挡一面。
之前跟在斯科特身边六年多,他从斯科特身上学到了如何去管理公司。
现在是出师的时候了,他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卡内基上任的那年冬天天气格外的冷,那段时间事故频发。
他作为主管曾经连续奋战了八天八夜去处理各种拥堵事故。
可能是因为太累了,不管是多脏的地方,他都能倒地就睡上半个小时,然后爬起来接着干。
大约过了一年多,美国内战爆发了,斯科特当时担任了陆军部长助理,他把卡内基召到华盛顿继续做他的助理。
在华盛顿,卡内基有机会捡到了林肯总统等政府要员。
好,第二阶段就讲到这里,卡内基在这个阶段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家庭变故。
在他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了。
因为给父亲治病,家里又欠了不少钱,卡内基从此就一个人担起了家庭的重任。
据卡内基的外孙女在纪录片中所说,在父亲去世之后,卡内基
对母亲承诺,在母亲的有生之年,他都不会结婚,他要挣钱给母亲买马车,让母亲过上贵妇人的生活,这些卡内基日后都一一做到了。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卡内基是一个很有担当的人。
接下来我们就来讲第三阶段,卡内基的创业之路,看一下卡内基是如何成为钢铁大王的。
一八六二年,林肯颁布了宅地法,根据这个法律,只要是年满二十一周岁的美国公民,缴纳十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百六十英亩的土地,相当于咱们的九百七十亩左右。
登记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种满五年,就可获得土地执照,并成为该宅地的所有者。
这个法律进一步推动了美国的西进运动。
而随着人口的迁移,铁路公司要把铁路向西部铺设,这让卡内基看到了无限的创业前景。
卡内基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创业的,当时他还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任职,直到三年后创业初具规模,他才正式离职。
卡内基创业的特点就是他成立的每一家公司都是与这家铁路公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他在公司的资源和人脉是卡内基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比如卡内基发现在内战期间,铁路公司面临着铁轨短缺的危机,就在一八六四年成立了一家铁轨生产厂,当时铁路公司对火车头的需求也很大,于是卡内基就与人合伙,在一八六六年办了一家机车制造厂。
不用说,生意也是很红火。
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在一八六二年新办的一家造桥厂,他的老上司斯科特也是股东之一,因为很多搭载着铁轨的木桥在内战中被烧毁了,人们开始建造铁桥,卡内基也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商机。
卡内基拿到的很多造桥的合同都是来自于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斯科特自然是功不可没的,此时两人的关系应该还不错。
但是在一八七一年,斯科特在卡内基去伦敦出差的时候,擅自卖掉了他们在联合太平洋公司的全部股份。
卡内基说,这是他与这位曾对他有过重要影响的、敬爱的昔日老上司之间第一次闹矛盾。之后到了一八七三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斯科特当时在修建一条铁路,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向摩根银行申请的巨额贷款到期还不上了,他向卡内基求助,摩根银行表示,只要卡内基愿意为其担保,这笔贷款就可以续借给斯科特,但卡内基拒绝了。
卡内基声称那是他一生中最为难的时刻,但他不愿意被卷入其中。
不过在美国传记作家戴维纳沙写的安德鲁卡内基传中,却认为股票是卡内基自己决定卖的,与斯科特无关。
那为什么卡内基与斯科特交恶呢?
纳莎在书中说,一些卡内基的早期传记中有一个传言,卡内基当时喜欢上了匹兹堡公报发行人的女儿李德尔小姐,而这位小姐成为了第二任斯科特夫人。
如果这一切都属实的话,那么卡内基眼睁睁看着斯科特陷入困境,见死不救就能解释通了。
斯科特一八八一年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七岁。
这两人的恩恩怨怨至此也就落下了帷幕。
卡内基的造桥公司应该没有赚到什么钱,卡内基在几年后就结束了公司的运营,但因为之前已经签了一些造桥合同,有的桥梁工期长,所以建造工作一直持续了十几年。
卡内基对桥梁的质量还是非常负责的,在当时有很多桥质量有问题,火车从上面开过桥发生了坍塌,因而造成了灾难性的事故。
卡内基建的桥却非常牢固,因为用的都是真材实料,他为了把控材料质量,自己成立了钢铁厂加工钢铁。
在造桥公司关闭之后,他的钢铁厂继续运营,最终成为了让他真正发家的主营业务。
卡内基最初的钢铁厂规模还是比较小的。
他在从铁路公司辞职之前,先后办过两个工厂。
当时卡内基的弟弟汤姆一直跟着他干,算是他的左膀右臂。
一八六七年,他把这两个工厂合并成立了联合钢铁公司。
那时的卡内基对钢铁行业还处在摸索的阶段,作为一个外行,它可以站稳脚跟有三点原因。
第一,注重成本管理。
卡内基认为制造企业必须要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盈利。
当时在匹兹堡已经有了几家钢铁厂,这些钢铁厂都没建立过任何支出统计制度。
企业主对每天的各项支出是两眼一摸黑,啥都不清楚,往往是到了年底结算的时候才知道这一年是亏了还是赚了。
而卡内基在自己的工厂里执行严格的支出统计制度,他要时刻知道各个部门都在做什么,每一分钱花在了哪里,生产的哪个环节出现了浪费,怎么才能节约?
卡内基说,制造业成功的主要秘诀是要引进精妙的会计系统,然后严格执行。
每个人要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珍惜工厂的资金和材料,老板也不能只盯着办公室里的花销,却对车间里的浪费视而不见。
正是因为每个部门都认真贯彻了它的成本管理制度,卡内基的钢铁厂才一步步从小做到大,最后问鼎行业之冠。
卡内基的第二个制胜法宝是不惜重金更新先进生产设备。
卡内基认为设备上的投入虽然昂贵,但是一次投入会带来长期回报。
他每次去英国都会去当地的钢铁企业考察新技术,当时西门子高炉在英国的钢铁厂中已经投入使用了,但是造价很高。
在匹兹堡有些钢铁厂嫌贵,没有买这种高炉。
而卡内基得知这种高炉可以节省一半的燃料,立刻将它引进到自己的工厂里。
之后的会计核算表明,这个高炉就算再贵两倍也是物有所值的。
卡内基的第三个制胜法宝是高薪聘请化学家。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人们炼铁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化学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而卡内基则率先为工厂高薪聘请了化学家。
这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是一种浪费,结果却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当时工厂花大价钱买回来的矿石,总是练不出上等的钢。
经过化学家的科学分析,它的含铁量比之前证伪的低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而原以为质量低劣的便宜矿石反而是上好的原料。
根据这一分析结果,卡内基的工厂更换了矿石原料,节省了一大笔原料费用。
一开始卡内基除了做钢铁厂之外,还参与过一些西部铁路项目,但后来都撤出了。
他认为要把好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它之后,他就一心专注于钢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