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曲阜,是因为孔子,课堂上向学生介绍孔子,总要说到“山东曲阜”,便捎带着记住了曲阜。但曲阜距我山高路远,印象是极其模糊的,如透过文字感受到的孔子一样,无论如何都无法将流传了千年的忠君礼义与那个“头上圩顶”的人联系在一起。所以这次去曲阜,不仅是为了感受曲阜,更是为了感受孔老夫子。
夕日下沉,当我们站在只有皇帝驾临才开启的“万仞宫牆”下,行走在当年只有皇帝才能行走的宽阔御道上时,才真切地感受到曲阜的无穷魅力。温热的空气弥漫在四面八方,夹杂着淡淡的马粪味。街道宽阔,车辆稀少,三三两两伴着达达蹄声的马车悠闲驶过,留下一串串叮当作响的铃声萦绕耳畔,似一道清风扑面吹来。街上行人皆步履迟缓,悠游自在,眉宇间现出现代人少有的安逸自得。孔府周围全为两层古建筑,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睱接。这里没有现代都市的喧嚣熙攘,纵鸢飞戾天,经纶世务之人,往这一站,便会忘乎得失,现出平和安宁之色。
由于时间太迟,孔府,孔庙,孔林已停止进入。我们只能在门外驻足流连,透过参差不齐的围墙和重重殿宇瞻仰夫子圣容,感受阵阵从暖春杏林吹来的热风。
在史主任妹妹和妹夫高先生的带领下,我们踏着孔老夫子的足迹,信步行走在当年孔子走过的孔府大街上。商铺中挂满了以孔文化为中心的地方产品,古色古香,恍惚间似穿越到二千年前的鲁国国都。我看到有刻印章的,便去询问。老板娘慈眉善目,热情豁达,价格较别处便宜很多。见又是夫子故里,便挑了两块石头,拟刻一枚名章,一枚闲章。老板娘推荐闲章刻“见贤思齐”,这正合我意。付了钱,老板娘告知半小时后取章。我们缓步而行,半小时后高先生陪我去取印章。由于店铺相似,我们一路走来,竟找不到原先那家铺子。正当我们内心焦急,手足无措之际,老板娘梨涡笑,在前方招手。她说怕我们找不着,所以一直在等。
天暮人乏,高先生开车载我们回家。车子进入一条小巷,道路左侧停满汽车。恰巧有辆小车迎面驶来。狭路相逢,对面车主看到旁边正好有个空位,忙将车往后倒。可能车技不佳,几次竟未能进入。高先生见状,忙按声喇叭,将车向后退去,这时对面车却倒进去了。我们行至对面车旁时,高先生停住车,摇下车窗,真诚郑重地说了声“谢谢”!对面车主点头还礼。
进了高先生家门,小院简洁,干净,齐整。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家的感觉油然而生。全家老少笑脸相迎,端茶递烟,忙前忙后,不亦乐乎!老两口和善亲切,敦厚实诚。高先生文质彬彬,温文儒雅。孙子虎头虎脑,聪慧灵光,见舅舅来了,分外高兴。各类玩具轮番展示,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在他乡,能碰到这样一家人,实乃幸事!茶余之后,邀我们去吃饭。满满一大桌子菜,不仅使人彻底享受到鲁菜的“丰满实惠,风格大气”,更使人感受到主人一家的豪爽豁达,热情朴实。两大杯孔府家宴酒下肚,不觉醉眼迷离,吐气如兰。只感觉窗外月朦胧,屋顶灯朦胧,身边人也朦胧!“酒不醉人人自醉”!此情此景,不醉才怪……恕我浮浅,那晚竟沉沉醉倒在夫子故里!
坐在回泰安的车上,看着外面渐远的“东方圣城”。我想,”一方山水育一方人”,只有曲阜这片热土,才能孕育出夫子那样的鸿儒圣贤。如果夫子没有“兼济天下”的“仁爱之心”,当年他是舍不得离开这片土地的。如今,在夫子精神的浸润下,这片土地处处散发着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