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情绪的产生是先天的,但是情绪的表达是后天学习到的。合适地表达情绪,对孩子今后面对社会都是受用终身的。
人类大脑各个部分发育并不是同时进行。大脑中负责情绪的部分叫杏仁体,它的发育早,所以人很小就会使性子、发脾气;负责理性的那部分叫前额叶,发育相当迟缓,要到20岁出头才能成熟,所以人到了20岁左右才能熟练地运用理性。
一、情绪管理
1. 要帮助孩子认识情绪。父母要帮孩子分析:你脸红、挥拳头,这就是生气了。鼓励孩子用语言描述自己生气的感受。
2. 在孩子表达完之后,家长可以用自己小时候的同样经历,告诉孩子,你的情绪产生很正常。这就是认同孩子的情绪。
3. 等孩子情绪平稳了,就可以引导他学习恰当地表达情绪了。家长要给孩子立几个基本原则,比如: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损害财物。
4. 等孩子情绪好了,就能够理性地对待困难了。所以,家长不要怕孩子有情绪,每次有情绪的时候,也正是他面临成长的时候。
二、挫折教育
父母需要和孩子一同面对挫折。
1. 先要破除孩子不必要的完美主义,缓解挫折之后的压力感。对于敏感的孩子,家长可以对孩子说,我们都是普通人,会遇上这样那样不顺心,出错是很正常的事。
2. 在缓解孩子受挫之后的压力感、帮助孩子梳理情绪之后,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鼓励他尝试着解决问题。
3. 孩子大哭大叫的时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做他的情感后盾。在孩子的情绪平和之后,再给他一些建议,引导他解决问题。
三、自控力
延迟满足≠自控力。自控力是要让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做应该做的事。
1. 可以把专注能力和自控力一起训练。通过情景性的游戏,来锻炼孩子的自我控制意识。你会发现在游戏的情境里,孩子们能克制得久一些。
2. 1岁半到3岁的孩子,慢慢就具备了自控力,在很多情况下已经能做到短暂等待。这里的短暂等待和延迟满足不一样,它是给孩子一个确定的指向,并且时间相对短。
3. 当孩子遇到挑战性问题时,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这是因为当他们自言自语时,专注力会更持久,所以不要去打断孩子。
4. 要满足孩子合情合理要求,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已经是被满足的,今后在大原则上不被满足的时候,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接受。不然大事小事都不被满足,孩子会和爸爸妈妈产生疏离感,就容易在今后的更多合作上出现问题。
5. 父母可以在满足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在一定范围内自己做主,在选择中适当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样既达到了锻炼孩子克制自我意识的目的,也培养了他做决策的能力。
四、倾听与独立思考
1.倾听≠听话
2.告诉倾听是一种礼仪,有不同意见要等别人说完,再表达自己的独立思考成果。
3.引导孩子倾听,父母要做好表率,言传身好会教影响孩子。
4.父母可以指派给孩子一些简单任务,让孩子练着倾听,然后再执行,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让这些指令变得有趣。
五、创造力与试错
孩子犯错的时候,也是在错误中学习的过程。家长们切记不要破坏孩子探索尝试的过程,直接去灌输所谓的标准答案。
0到2岁的阶段,是孩子感官发育的重要阶段。宝宝喜欢到处摸到处爬,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其实,这是他们在用这些亲密接触的方法探索世界。在明确了“试错同样是成长”这个基本原则之后,要鼓励孩子用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和自由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