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我不知道我的朋友会不会看简书,如果他们能看到更好。我只是把近来大家的一些矛盾理了一下,不讲深,懂的人会懂。
前几天朋友群里争论起了一个挺敏感的问题——“工资”。其实毕业各自找到工作后,这个话题一直没有停过,总是会断断续续被提起。多次,应该说几乎都是由于考上家里公务员的那位朋友抱怨工资而带起的话题。
这个群7.8个人,都是认识了10年关系的同学好朋友。只有一个考上了公务员,一个事业单位,其他人都不在家乡工作,北漂的广漂的。大家选择的工作都不同,如果硬是要分类,那就是稳定型,和打拼型。
L十八线县城国税局公务员,月薪3800,公务员福利,吃住在家,家门口来回两块钱公交车上下班,单位食堂饭菜便宜,但不合她胃口。
Y帝都有名企业普通员工,月薪5500,福利好,跟别人合租,每天上下班来回两小时地铁,时而外卖时而自带。
事因L工作第一个月放工资,得知消息错误,以为只有3300左右,很是失望,在群里表示失望,朋友圈也尽是沮丧。我以为她因为公积金扣太多而感到不满而去跟她解释公积金的好处,结果是我会错意,她只是单纯地对工资低感到不满。
在她考公务员进面试的那段时间,我们一起喝下午茶的时候讨论过,她那时候对工资的期望还只在2800左右,说这样在小县城里已经很满足了。
但后来考上了,参加全省培训得知,省会和其他县城同岗位的同事工资都比他们高的时候,开始一点一点地对工资有抱怨有不满。于是出现在群里抱怨的情形。
可以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吧。所以她对工资的期待更高了。这种情况一开始大家还会冒出来说自己的情况,对比“惨度”,调侃各部门工资待遇,但渐渐地大家开始不想回应她这个话题。
毕竟没有可比性。
一个在家吃住,家门口坐公交车,吃家乡美食,工资看似数字不高,却能在小县城里生活充实有余,每个月也能有些剩余存款的工作。 如此抱怨,真的没有什么可比性。
在帝都打拼的Y忍不住呛声了几句,可L以一句回了过去:“可你工资高啊,你们有发展前景,我这种工作没有啊,干十几年工资都不一定涨的。”
我私信Y拉住了他,说,不用再讲了,讲不赢讲不透,因为立场不一样,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对话。
Y说了一句“她只是觉得我们工资高而已”
是啊,只是她觉得我们工资高而已。
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在帝都在广东5000这种水平几乎只是生存线,你除去房租伙食交通交际费用,你能有多少存款?
发展前景大,她又可知几乎每天加班,周六还要上班,顶着销售目标额的多大压力。人员流动大,你能确保下一家跳槽的公司就会好吗?
后来我平静下来想了想。
是的,她不懂我们这些外面打拼的心酸。反之,我们可能也不懂她对前景的期望有多大和无奈,当初为考公务员所付出的努力。
但我多次想问她,这条路不是你自己选的吗?你当时说要安逸,2800就已经很满意了,现在这种时不时的抱怨是什么?
其实这个矛盾是相互的。
我们羡慕她的安稳,父母在身边,工资可行。
她羡慕我们在外工作机会多,工资看着高。
那就得反问自己一句,如果你羡慕这样的生活,那自己当初怎么不努力考公务员,那自己当初怎么不选择外出打拼。
真的没有可比性。
因为从一开始选择的道路就不一样,而且人是一种永不知满足的动物,总是会觉得别人的更好。
想着能有安稳的工作又高工资,对我对她对他对所有人,应该都是理想。但没这个能耐啊,所以我们不要再瞎逼逼了。
少些抱怨吧。这都是自己选择的路,为什么要跟别条路上的人比。你不懂别人的艰辛和无奈,就不要肆意地去评估他人的工作。
也不是说不让再抱怨了,只是说你抱怨的对象,你抱怨的地方选择得对不对。因为有时候你的抱怨你的对比,对别人也是一种刺激一种伤害。
闷声工作赚钱,和朋友分享多一点正能量,少一些些负能量。也许有些人觉得,工作上的抱怨本来就只能跟朋友讲了,又不想让父母担心。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朋友那天的工作负能量已经快满了,本希望从群里获取一些八卦轻松愉快大家开心一下,结果,你的抱怨变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家都不容易,需要的是更多彼此的鼓励,而不是直接不负责任地抛出来一堆抱怨负能量。还是那句话,抱怨对象和地点的选择要正确。
以上的话,是对我自己对她对他讲的。
(周六,啊,今天要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