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由有些焦虑,来简书几个月,见到了好多优秀的作者,或文采飞扬,或讲故事能力超群,或嬉笑怒骂中讽古论今。在那些“珠玉”的映衬下,我这点文字表达能力完全成了“鱼目”。
虽然清楚的知道写作是一件很孤独,也很漫长的事,时常提醒自已,你是一只乌龟,要赶上飞奔的兔子只有慢慢来。可是看着惨淡的阅读量,以及时不时的卡文,都让我控制不住内心的低落,甚至自我怀疑,可能我是不适合写作的吧?有一个想把文字变成铅字的梦想是不是太不自量力了?
就在我如此迷茫的时候,两场讲座先后给了我一剂信心,也让我明白写作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某个很受欢迎的公号的主编,极擅长写作和拆书的达人安哥分享了他的写作和读书感悟,让我有了很多收获。
有一点最印象深刻——
安哥说,如果你觉得自己没的写,不是真的没的写,而是你没有用对力。
这句话怎么理解?又该怎么用力呢?继续听,我找到了答案。
我们应该调整注意力的方向。具体来说,即不要把注意力向外,纠结于别人怎么怎么样,而要转向内部,看看自已能做什么。当把目光转向自身时,我们就能发现自已的问题,也能收获成长。
这个说法和我最近看的一本书不谋而合。
《复盘》一书中说,学习有三种途径:学前人知识,学身边人的先进经验,向自已的过去经验和教训学习,其中向自己学的最佳方法就是复盘。
复盘有小复盘有大复盘,小到每天睡觉的快速复盘,大到一个公司的战略执行的复盘。任何事情都可以复盘,写作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每个人都存在思维盲区,复盘可以让我们跳出思维定式,从旁观者的视角看问题。
想要用对力,有的写,我们可以先来做个复盘。
安哥还说,文字看不到太多的反馈并不是说你写的不好,只是意味着你还需要积累,仅此而已,不要着急,慢慢来。
写作中的积累很重要,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写不出来是因为脑中没货,所以你要做的就只有不断输入输入。
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说,阅读各种书籍,邂逅大量的故事,无关好坏,多多益善。
看的足够多你才能有丰富的语言,多元的视角,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没人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找准定位。
关于定位的问题,无戒老师在她的讲座里也提到过。如何定位呢?三个选择:①写自己擅长的;②写自己喜欢的; ③写大众喜欢的。
如何通过具体的方法论实现定位呢?下面几条建议很实用:
模仿
找到自已喜欢的作家,或者风格喜欢的文字,有意识经常性地仿写,这样慢慢会形成你的风格。
努力
这里的努力包括好几方面,一是积累各种素材,二是训练发散思维,想到什么写什么,写自已喜欢或者擅长的文字。
自已采访自已
实在没的写时,可以试着把自已的话录下来,然后整理成一篇文章,还能从中发现自已的逻辑思路。
留心身边的文字
生活中的广告牌、宣传页、海报等都是可以学习的材料,既能增加词汇量,又能学习别人的语言使用方法,一举两得。
进行主题写作
多看涉及写作的书籍,多看别人的作品,从中学习到宝贵的写作理论和方法,简单点说,即写作套路。根据这些理论开展主题式写作,学习并实践学到的理论。
有了这些好经验打底,我的内心终于不再那么焦虑,重新开始有了一点期待!
无戒365天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