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开始》是星巴克之父霍华德·舒尔茨写的自传之一,副标题是《星巴克之父的人生信条与经营哲学》。
这本书是我在周更新年共读活动中提出的共读书籍,发现它也就是那么一眼,看介绍就知道能看到一点星巴克经营的秘密。恰逢最近我在研究企业,就打开了。在推荐序中,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静瑛写道:“家庭、社群、同情心、爱,这都是普世的价值观,也是星巴克的价值观。”、“我们始终贯彻一个指导原则:怎么做,才最有益于我们的伙伴、顾客和国家?”、“就像霍华德一样,我肩负‘服务型领导者’的责任,即通过帮助伙伴发掘自身潜力来改变他们的人生。”她还写道,星巴克为伙伴的父母购买重疾险。这些触动了我,我感到,这样一家富有爱和人性关怀、能将员工、客户和社会责任平衡得很好的企业,是很值得尊重的,也是我向往的。
本书采用双线交织的叙事方式。一条线是霍华德·舒尔茨艰辛的童年生活,他在书中首次透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成长经历;另一条线是星巴克的经营理念,讲述了舒尔茨如何关注每一位员工的自我实现,真正以人为本,形成其他企业难以企及的“伙伴文化”。
我刚看到第8章,在这前面的章节中,最让我触动的有两点,一是星巴克的文化和霍华德的童年经历息息相关。在经历童年的苦闷后,他能够立下“为伙伴营造安全感”,为顾客营造“连接感、集体感”、“要能保证伙伴(伙伴是星巴克对员工的称谓)们完全展现自我,有机会过上最好的生活”这样的目标,让我非常敬佩。在工作和领导岗位上,他始终推己及人。二是霍华德和星巴克在变局中不做旁观者,他们始终发挥自己的门店优势和文化优势,不仅是发出号召,还真正做实事。他们真正积极主动的为伙伴、为社区为美国民众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比如在美国政府停摆危机中,他们先是发邮件、做广播节目、到号召大家请愿,后开始真正找问题,找自己可以着手努力的实事,进而开始帮助中小企业,进而在星巴克的雇工范围之外提高国家的就业率。这不是一件小事,它需要缜密的规划、信誉良好又完全匹配的合作伙伴、一些仪式感、笃定扎实的行动和一颗颗真诚无私的爱心。
在俄勒冈州,吉米·格里芬利用CDFI(星巴克委托的金融组织,它们向全国低收入地区的新兴公司、小企业、住房项目、非营利组织提供贷款)的贷款翻新了有99年历史的老楼,购入酿酒设备,雇了19名员工,开办了“海滨酿酒厂”。在新罕布什尔州,马奥尼夫妇买下一块地,购入新的农用器械,还维持了10名农场工人的规模,没有减员。在纽约,罗宾·苏格兰从CDFI得到2万美元贷款,她开了“生态宝贝日托中心”,共雇用了4名全职和兼职员工。在加利福尼亚州,米格尔·冈萨雷斯从CDFI得到850万美元贷款,开了一家新鲜食品市场,雇用了118名全职员工、4名兼职员工,因开工建设,还产生了40个建筑岗位。在佛蒙特州巴里市,辛西娅·杜普雷在圣诞节前从CDFI得到4万美元贷款,得以在主街上开了“下一章书店”。
星巴克的创办宗旨是成为当地社区的经济、知识、社会的一分子。后在转型中,又将公司使命更新为“每家门店都是社区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成为大家的好邻居。”维护人的尊严是星巴克的核心宗旨,包含在公司的使命中。这让我非常感动。
最后引用霍华德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原来那些老生常谈都是真的:大多数人都有同样的愿望—希望自己被重视、被理解、被爱,希望有机会追逐自己或大或小的梦想。除此之外,我渐渐相信,大多数人都有各自的潜力,它极易被人忽视,一旦发掘出来就是无限。我遇到的大多数美国人,都想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只需要一个机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