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绩差,你会怎么做?这或许是每一位家长与孩子都会经历到的平凡故事,却深深的震撼着我,让我不禁反思良多。
儿子在上学期曾经一度对英语完全提不起兴趣,当然,换来的就是测验史上的最低分。还记得那天放学的路上,问起了儿子他的测验分数,儿子很扭捏:“嗯……考的不好。”“那不好是多少分呢?”随后上映的就是无尽的沉默,我知道了,一定非常糟糕,我鼓起勇气问到:“70分?”儿子摇摇头。天呐!此刻的我感觉到脑门一凉,差点忍不住吼叫出来。摇下车窗,深深的呼吸着窗外弥漫着的“北京味儿”,是的,已经完全无力理会深度污染到爆表的雾霾。再次鼓起勇气大胆猜测:“60?”儿子依然摇头……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了我的底线后,儿子终于开口:“54分。”我想当每一位家长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都会有无数种恼怒的方式脱口或脱手而出。此时的我能做的,就是先尽可能的将情绪稳定下来,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呼吸,待自己平静后说道:“那我们现在先不讨论这个话题了,我们聊点儿别的吧,跟我说说今天学校里好玩儿的事儿,等回家后再把试卷拿出来,妈妈跟你一起看看究竟是哪些地方出错了好吗?”此刻明显能感觉到儿子愣住了,好一会儿才开心的跟我聊起了学校的趣事。当然,回到家后,儿子的第一件事就是自觉的拿出了试卷,跟我一起认真的分析起了每一道错题。
合上试卷后我问他:“你知道为什么这次考的那么差了吗?”
“知道,是因为我在考前根本就没复习。”
“那你希望下一次能有进步吗?”
“当然了!”
“从今以后每天都好好复习学过的内容,当然,妈妈也会帮助你,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儿子愉快的答应了下来。这次的“低分事件”也就在我努力的控制住自己情绪的下顺利的翻篇儿了。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娘儿俩各司其职,很快,便迎来了下一次的英语测验。对话依然发生在放学回家的途中:
“这次的成绩怎么样呀?”儿子笑而不答。我故作惊讶道:“真的比上次进步了吗?难道,考了60分?”儿子拙劣的掩饰丝毫挡不住他的兴奋与小得意:“怎么可能才60分!再猜!”当我以十分制递进,一直猜到90分的时候,儿子依然笑着摇头,我会心一笑,其实早就已经猜出了这次的分数。是的,儿子考了满分。我半真半假的配合着儿子,跟他一起欢呼了起来。“太棒了,你比我想象中进步的多得多!这就是你坚持每天复习换来的结果。”儿子打断我:“不只是我一个人,这也是妈妈你和我一起努力的结果。”
是的,孩子!妈妈接受了不完美的你,也接受了让你在合理的时间内慢慢的成长。
如果当时得知了孩子的低分后,我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劈头盖脸的给孩子一顿臭骂,甚至恶语相加,还会有今天的结果吗?试着来一次“角色转换”。换作我自己,当我考了低分的时候,其实自己已经很难过了,当然,更害怕家长的训斥。试着回想一下,应该没有任何一个成人在自己的孩提时代,看着父母因暴怒而产生的扭曲五官和无止尽的谩骂,甚至拳脚相向的时候会这么想:“他们骂的太对了,一切都是我的错,他们是因为对我好才会这样,我非常感激他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成长,都是在日积月累中慢慢的树立起自己的三观。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路上,我们是否能够多次“角色转换”,遇到问题时暂时将家长的身份放下,而转用孩子的视觉去考虑问题?纯真与简单,就是孩子现阶段的思维模式,他不可能在这个阶段就能轻松get到正确的人生观甚至价值观。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否可以放慢自己成人的节奏,停一停,等一等。接纳并理解孩子的情绪,帮他学习疏解情绪,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孩子定会受益终身。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里认为,人类的每个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行为目标就是归属感与价值感的体现。而错误的行为,则来源于用错误的方式寻求归属感,以及背后的“错误”信念。行为以目的为导向,孩子们的觉察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很弱。比如他们想要得到归属感,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却会做一些“南辕北辙”的努力,从而引发的行为就会让父母生气甚至讨厌。他们的行为越让父母生气和讨厌,他们自己就会需要更多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因此也会越发令人生气。这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在不良行为的背后,则是一个仅仅想要拥有归属感并且不知道该以一种怎样恰当、且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的孩子。
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要是我们能看到一个大人对孩子这样说话该多好:“你犯了一个错误,太好了,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您是否想过,在孩子犯的大多数错误中,我们成人都难辞其咎。孩子的很多错误,是因为我们没有花时间训练并鼓励他们。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一件坏事,我们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为自己辩解、推脱、轻下判断或者爱批评——对别人也对自己。另一方面,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的机会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探索。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