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给朋友推荐读《论语》,每次遇到最多的回答就是:“古文读着没有意思啊,读不懂呀,你可以告诉我读《论语》的方法吗?”其实读书如作文,根本无定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习惯和读书方法。在这里我只能介绍一下我读《论语》的一点小方法。
我系统读《论语》是在高中。当时台湾所谓的“读经教父”王财贵刚在大陆火起来,我的语文老师就受了他的影响。当时语文老师给我们留的课后作业就是每天背几则《论语》。然而,我天性懒散,平生最不喜欢的就是背书。每次老师碰到检查便想办法蒙混过关,侥幸通过。当时我并没有太多了解王财贵先生,只是特别反感背书这一套形式的东西。近年来了解到他发起的读经运动,才知道原来危害颇大。看到那些小学生摇头晃脑地背书,心里不禁恻然。《论语》虽然是语录体,但毕竟是古文,高中生都觉得枯燥,况且小学生乎?
像刷朋友圈一样刷《论语》
虽然我不喜欢背书,但《论语》我还是在高中读完了的。论语是语录体,类似于现代的朋友圈。读高中那会儿,论语就摆在床头桌边,没事就拿过来读两则。甚至有一段时间,《论语》成了我如厕必备书。当年朱子读书之前都要焚香洗漱,反观我的行为,颇有点对圣人不敬。但想到欧阳修也曾厕上读书,心里也就坦然了。讲这段经历是想说,对于那些对古文无感的朋友,不如就把《论语》当成纸质版的朋友圈,没事就刷一刷,看看孔老夫子和他的徒弟们的那些事。读书是另一个层次的社交,与古人为友,才能真真切切地了解古人的思想,而不是把这些生命的智慧当成冰冷的说教。
定个小目标,比如每天读一章论语
我曾经在朋友圈里做过一个关于《论语》的调查,基本上每个人都读过《论语》,可是完整读完过《论语》的人不到百分之五。你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拿到新书时总是有一点小激动,但是读过几章之后发现很有难度,便索性把它丢在书柜。读《论语》也会遇到这种尴尬。我的建议是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每天读一章《论语》。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把《论语》读完了。还可以借助其他的形式,比如读书会、共读等。我读大二的时候,曾经在学校组织过小型的读书会,规模不大,七八个人。大家每周读两章《论语》,然后周末到茶馆聚会,听江西财经大学的吴通福教授讲授《论语》。品茗论道,好不快乐。
书籍版本的选择
大略的读一遍《论语》,我们就能对孔子思想有一个大致了解。这里还需要说一句书籍的选择。目前大陆关于《论语》的译本有很多,良莠不齐。我推荐杨伯峻先生译的《论语》,简明易懂。但是有些解释不免一家之言,这时候可以拿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参考,盖钱穆先生虽然是史学家,但学养深厚,他以心性论为基础注解论语,个人认为很切合孔子真意。
若是像看看历史上那些大儒对论语的注,可参看蒋伯潜先生的《四书读本》,蒋先生是文献学大家,他的注以朱子的为基础,又列了其他人重要的观点,很有代表性。若是有古文有基础的朋友,我建议直接读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这是近千年来的经典,虽然有很多朱熹自己的看法在里面,但是我认为朱子还是很懂孔子的。英文版的,我只推荐辜鸿铭先生的译本。辜先生学贯中西,他的译本就是当年他给外国人讲课的讲义。读辜先生的书,既能领略大师风范,又能学英语,何乐不为?市场上有很多诸如《向孔子学做人》《禅解论语》《于丹读论语》等鸡汤嫌疑的书,我粗粗翻过,大悖孔子原意,大多作者自己发挥,不建议读。
钱穆先生说:“论语读一句,受用一辈子。”这句话是老先生的肺腑之言,不无道理。朱子在《读论语孟子法》中说:“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朱子这篇文章写得温情脉脉,墙裂推荐。
西方《圣经》虽是宗教经典,却是人人必读书,愿国人都能静下心读读孔子,读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