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而立之年,90后的初生代。
最近流行出来的一句话:现在出生的20后看90后,就像90后看60后。
我看到这句话的一瞬间,心里默算了三秒,Hmm...然后又默算了五秒,恍然 原来不是比喻哦,就是实打实的正向对比。
公司茶水间,小苒在咖啡机前给自己打了今天的第三杯咖啡,年底结算,她已经连续加班三天。
我看着她的后背轻轻的问她:今年要回老家过年吗?
她笑出了声:为什么不呢?然后又沉默片刻后说:不回去了 ,今年春节打算去新加坡玩几天。
30岁之后的未婚女性,本身就带着八卦的属性,是一个令平淡生活的他人想八卦一下的存在。
小苒说她早就习惯了,28岁时就已经开始了,最初的两年她总是拼命的解释,想把自己的生活态度挂上一个世俗观念可以容纳的理由,只是最后她发现没有结果的,不管她如何解释,旁人最后还是会说一句:早点找个人嫁了吧,别等年纪大了再后悔...
所以,第三年她就总结出了:当旁人一发问,她就知道解释二字是徒劳的,问题没有答案,因为问的人也不在乎答案,他们只是好奇,或者说跟风好奇。
“我又不是他们枯燥乏味生活的故事会,非得编一个离奇的故事,就为了能让他们好写读后感吗?”麦子忿忿的说。
麦子是我的大学同学,毕业后去了北京,一个人的北漂并没有让她低头,反而让她变得坚韧而乐观,现在是瑞士某知名工业品牌的华东区销售经理。
这些年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群,她早已能应对自如,但是她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却总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
她解释这是她的底线,她理解不了最大的负担不是来自所谓的“七大姑八大姨”,也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各个阶段同学群里莫名的@, 不论谁结婚生孩子,生二胎,甚至是哪个明星官宣,单身的她们总是会被@出来当作典型来讨论,而其中大多是已婚的女同学们。
每次电话麦子都会跟我抱怨:最大的也就是30刚出头的年纪,为什么会带着那么多的八卦属性,男生变大叔会油腻,女生也会吗?
作家侯虹斌在一篇文章中曾说过:
“而女性的油腻,自然也不是因为发胖,而是她们没有边界感,自己的生活、工作不好好做,倒是热衷于给别人催婚、催生,整天指点别的小姑娘如何如何,而自己不是抱怨跟婆婆吵架,就是炫耀老公给她买了件新衣服...”
“我决定退掉所有的同学群,觉得他们好无聊,可能他们也是无意的,但是作为当事人的我 是真的不喜欢”
这是在元旦前韩庚结婚上了热搜后,麦子又一次被群里的某位同学@后,凌晨给我微信留的言。
我其实不知道如何劝慰。
同样作为90后结婚生子滞后大军中的一员,我们大多有着同样的困扰和无奈。
我同样无法回答别人问我:你为什么还不结婚,你都多大了呀?
2019年的脱口秀大会上杨笠说过一个段子:过年回家的时候,她弟问她为啥还没找个男朋友,杨笠回答:那你为啥不上清华,是因为不喜欢吗?
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生活环境。
“独属于”不等同于“特立独行”,它只是一种属性,一种类似于天底下没有两片一模一样树叶的属性。你渴望栖于温暖的温室,就如同她渴望阳光雨露,或者风吹雨打一样,没有高低,更无关对错。
大龄单身或者未婚的人,并不一定就是选择了这种生活状态,她们会焦虑 也会遗憾,会像错过了一班按时发出的公交车,在独自一个人扛起生活的敲打时,尤为的怅然若失。但这不是生活的全部,自然也不是任何评判里要考究的条件。
她们依然精彩着,努力着,大踏步的前进着。
孤独与一个人是否有伴侣并无直接的关系。 当代的心理学家“确定孤独是一种内在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外在的客观状态”。总而言之,舒拉维茨认为,孤独“是一种亲密感的缺失”。而亲密感的缺失不一定能够通过婚姻得到缓解。
——丽贝卡 · 特雷斯特《单身女性时代》
愿我们像赢了一样的去恋爱,去结婚,去生活。
所以,过年回家吗?
我回的。
但明年应该是不回了,嗯,去年也是这样想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