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讲述的是麦肯锡公司精英的学习生活习惯,里面谈到精英们一点习惯:每看过一本书,都必须以3倍于看书的时间来思考消化,将知识真正地内化于心。
其实,能够“思考消化、内化于心”才是处理知识的真正途径,由于各类媒体的崛起,整个世界早已处于一个信息泛滥以至爆炸的时代,大部分人类缺少的不是知识(信息),而是知识(信息)的甄别和处理。
于是,我们需要安静,安静有助于我们将自身与外界纷扰的信息“隔绝”起来,这样才能真正的思考自己,甚至在安静中可以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与情绪控制,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其实,现在有一个很热门的词语,叫做“元认知”能力。想要培养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安静也的确是必不可少的。
1.关于安静的思维误区
笔者有一个朋友,是南方一间互联网公司的基层员工。说起她的工作,常常向周围的朋友抱怨道,她的工作压力是多么的大,于是一旦不用上班,她就到处去旅游,她旅游的足迹遍布华北、西藏,甚至到达北美、欧洲等地。
与很多人一样,她把旅游当成寻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途径。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他们往往陷入了一个误区:在这些人的思维潜意识中,误以为去的地方越多、看的人越多,才会认识到自己的生活真谛是怎么,幸福到底是什么一样东西。
实际上,很多人旅游并不能达到更好的反思,因为他们将旅游当成了炫耀自己的一种途径。
一些人到达了某个地方,先是找个美景、美食,拍个照片,然后发个朋友圈,接下来购物,回去酒店呼呼大睡,在这样的方式下,其实旅不旅游根本没有任何区别,这样的“旅游”并没有让自己安静下来,更别说去探寻内心的世界。
一个人最大的困惑其实是无法安静地与自己相处。
有一本书名为《安静的的力量》,里面举了一个例子,美国诗人、歌手莱昂纳德科恩早年曾经在音乐界获得过巨大的成功,但他尝尽人间欢愉的时候,却选择隐居在西部加州的一所修禅中心。据说他曾经在一个空无一物的房间内,冥想了七天七夜。
按照他说,冥想可以获得一种专注的快乐,是一种极为深刻、诱人和精彩的娱乐。
因此,如何达到内心正真的“静止”,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去哪里去,走遍世界的路,看透世间的人情,而是要选择自己的视角,要知道,自己的视角才是决定自己身在何处的一切。
2.“安静”的日常修行
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一些小孩有时大吵大闹,但一旦把一部手机或是平板拿给他玩,便会安安静静地坐着,这样大人们便获得了难得的宁静,因此一些大人们也乐于这样做。
其实,心理学上对这样的现象有一个名词,名叫“多巴胺的欺骗”,意思是说当我们不断地“刷屏”的时候,体内就会分泌一种名叫“多巴胺”的物质。
这种物质可以让“刷屏者”获得暂时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从而欺骗了大脑,让大脑暂时地安静下来,一旦停止了“刷屏”,大脑就会出现失落与不安的感觉,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当大人们把小孩手中的手机、平板抢走时,小孩反而比原来闹得更凶了。
想要达到安静,我们必需让自己有意识地主动进入这种状态,而不是借助于外物,被动性地进入“安静”的心境。
于是,或许有人会说,在这个信息遍布的时代,想要真正的进入“安静”又是谈何容易,一定要有自己的禅室,并且花费大量的时间修禅、甚至要像一些僧侣一般苦行才可以。
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笔者有一位大学老师,是一位“冥想”爱好者,他和我说只要一有时间,他便会试着让自己进入“冥想”状态,尽管只有三五分钟,比如坐地铁、飞机时,他也会尝试使自己安静下来,什么也不做,甚至连眼睛也不用闭上,只是专注于自己的一呼一吸。
笔者试着努力学习这位老师的“冥想”,虽常常被外事打断,但终能有意识地将注意力拉回到自己身上。
所以至少可以说明,“安静”地练习不一定要与世隔绝,而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达成的。
3.信息的过滤
在以前信息匮乏的年代,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信息、传播信息是衡量一个人或单位的重要能力。而在今天,我们更多地是需要对信息的“断离舍”,对信息的过滤远比收集更重要。
这里再说一个人,凯文·凯利(K.K),当今世界上最受关注的未来学家之一,曾经担任乔布斯最喜爱的杂志《全球概览》的编辑和出版人,同时,他也别成为“世界互联网之父”,他的著作《失控》、《必然》等,成功的预言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
在2014年,K.K受邀出席了中国浙商大会暨移动互联网峰会,并作出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演讲,演讲主题是《中国会成为3D打印的领军者》
但偏生就这么奇怪,就是这样的一位科技狂人,平时在生活中却是不怎样使用智能手机、电脑。他是一位旅行家,每过一段时间便会到亚洲的一些古村落居住一段时间,并不带电脑,按照他的意思,这样是为了扎根现实世界。
他说:“我尝试保持与各种科技的距离,这样我才能更容易记住我是谁。”
信息的过滤似乎也与某些产品的简约理念有所重叠。
无印良品的设计总监原研哉说,人类是“是一种处在焦躁、焦灼状态下的生物”,“也许有时我们可能会认为信息越多越好,但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如何选择有意义的信息,能够把它的意义最大化,这个更加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