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下午,完成在建水的节目,大家集合赶奔云南之行的第七站——抚仙湖。
关于抚仙湖,百度百科提供的资料如下:
抚仙湖位于玉溪市澄江县、江川区、华宁县之间,北端距昆明最近52公里,是云南省重要的休闲、旅游、度假地。抚仙湖也是我国最大蓄水量湖泊、最大高原深水湖、第2深淡水湖泊。
抚仙湖湖面海拔高程为1722.5m时,水域面积约216.6km2 ,湖长约31.4km,湖最宽处约11.8km;湖岸线总长约100.8km,最大水深约158.9m,平均水深约95.2m,相应湖容约206.2亿m3 ,目前水质为Ⅰ类。蓄水量相当15个滇池和6个洱海。
抚仙湖的形成,大约起始于地质年代第三纪末,是云贵高原抬升过程中形成的断陷型深水湖泊。约300万年前,因地壳大变动,喜马拉雅山脉的突起,引起了一系列断层贮水及岩石熔蚀,造成了云南高原群山中众多的湖泊,抚仙湖就是那时形成的湖泊。历史上,抚仙湖早有记载,称“大池”,唐宋之际因罗伽部落居澄江,称“罗伽湖”。
传说,抚仙湖的名字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相传玉皇大帝派了天上的肖、石二仙到人间巡查,来到滇中,只见一池碧水、波光粼粼,两仙人被湖光山色所迷,忘了返回,日久天长变为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永远站立湖边。过去湖东南方有两石在湖中并肩搭手倚立,据说就是肖石二仙,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在湖上驾舟遥望,还能若隐若现地看到两仙人在观赏,为留其迹,故名“抚仙湖”。
相传抚仙湖最早没有现在这么大,紧挨湖边有一座繁华的澄江县城。后来因为蛟龙和仙人决斗,把澄江城的地柱撞到了,澄江城就陷落下去,成了一片汪洋。
抚仙湖湖水清澈,沿岸有秀丽的奇峰异石,名山胜景,曾有很多文人墨客为其所倾倒,有“百里湖光小洞庭,天然图画胜西湖”的称誉。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就有“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清代进士李应绥作诗《仙湖夜月》曰:“万顷平湖一鉴清,谁教皓魄涌波明。光摇碧落通银汉,影荡秋风动石鲸。望若全疑琼宇合,观涛恍识水晶莹。凭虚不用乘槎想,时泛仙舟到海灜。”
抚仙湖为云南省级旅游度假示范区,形成了集旅游观光、科学考察、休闲娱乐、会务和度假接待为一体的环湖景区和众多的旅游企业。
我们要去的是抚仙湖畔的禄充风景区,登笔架山,鸟瞰抚仙湖,晚上入住景区,第二天一早,看抚仙湖日出。
禄充是抚仙湖畔的一个村,据说明朝初年,汉人进入云南,入住禄充,给当地带来了大量的中原文化。清朝初期,禄充就有人开办家学和乡学,很多考中举人的秀才放弃了为官的机会,留在当地办学,为禄充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历史上,禄充村300多户人家,只有三姓无人金榜题名,其余各姓都考出过进士、举人及贡生,乾隆、嘉庆时期,出现过“一门双进士,百步两翰林”的文化景象,广为流传。典故出现于,也就不足为奇了。历史上曾因重视教育,文化底蕴丰厚闻名遐迩,有着“一门双进士,百步俩翰林”美誉。
从建水赶禄充途中,邱领队介绍了大量的沿途风光,介绍了路过的星云湖,介绍了抚仙湖的抗浪鱼与闶阆鱼,介绍了禄充的“一门双进士,百步俩翰林”,介绍了抚仙湖的三县交界,延伸到了两省的泸沽湖管理利用问题,介绍了抚仙湖地处玉溪实际是昆明的战略水源地,介绍了云南湖泊最大的是滇池,老二是洱海,老三是抚仙湖,但抚仙湖最深的地方158米,水量相当于6个洱海和15个滇池,也介绍了抚仙湖水下有座古城,不要随便下去游泳等等。
就水量而言,排名第三的最多,是第一的15倍,第二的6倍,也算是藏而不露,低调为湖了。
在半睡半醒中,我们就进入了禄充,入住当地村民开办的旅馆,简单洗漱后,出门攀登笔架山。
期间间隙,与旅店老板聊了几句,这座十多层高的旅馆是老板私人的,酒店后面是个很大的院子,为客人提供餐饮服务,说价格便宜,量大实惠。
看似其貌不扬,却是亿万身家,厉害的小老板。
笔架山是抚仙湖的主要景点和看点,但此笔架山在全国影响并不大,百度输入笔架山,哗啦哗啦出来一大片,有广州的,有辽宁的,有湖南的,有湖北的,但没查到澄江的,只有输入澄江笔架山,才能找到此笔架山。
抚仙湖的笔架山海拔高度1800多米,但相对高度不高,最高点离湖面才76米,有整齐的台阶,山上有座寺庙,沿途有些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跋,熟悉的不多,登山主要是为了俯瞰抚仙湖,也没认真琢磨。
在山上待到七点多,下到山下,在旅馆老板后院吃了点饭,就赶紧睡下,休息好,第二天一早看日出,之后赶奔元谋看土林。
第二天早晨,六点半出门,天还是黑的,日出得七点半左右,就在湖边瞎逛荡,等日出。
对湖边日出没抱太大希望,但那天的日出挺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