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有木石心具云水趣
【原文】
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著,便坠危机。
【注释】
①云水:禅林称行脚僧为云水,以其到处为家,有如行云流水。黄庭坚诗:“淡如云水僧。”
【译文】
凡是培养道德磨炼心性的人,必须具有木石般坚定的意志,如果对世间的名利奢华稍有羡慕,那么就会落入被物欲困扰的境地;凡是治理国家拯救世间的人,必须有一种行云流水般淡泊的胸怀,如果有了贪图荣华富贵的念头,就会陷入危险的深渊。
第47章
善人和气凶人杀气
【原文】
善人无论作用安详,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凶人无论行事狠戾,即声音笑语,浑是杀机。
【译文】
心地善良的人不要说其一言一行都很安详,即使是睡梦中的神情,也都洋溢着祥和之气;凶狠的人不要说其为人处事凶狠狡诈,即使是在谈笑之中,也一样充满了肃杀恐怖。
第48章
君子无祸勿罪冥冥
【原文】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先无得罪于冥冥。
【注释】
①昭昭:明亮。《楚辞·九歌·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史记·天官书》:“昭昭有光,利行兵。”
②冥冥:晦暗,昏昧。《诗·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维尘冥冥。”《楚辞·九歌·山鬼》:“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
【译文】
肝脏有了疾病,那么就会表现出眼睛看不见的症状;肾脏发生毛病,那么就会表现出耳朵听不见的症状。病症发生在人看不见的地方,可是表现出来一定是人看得见的症状。所以正人君子要想在明处不表现出过错,那么就要先在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不犯过错。
第49章
多心为祸少事为福
【原文】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
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译文】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没有无谓的牵挂,而最大的灾祸莫过于多心猜忌。只有每天辛苦忙碌的人,才知道无事清闲的幸福;只有心宁气平的人,才知道疑神疑鬼的祸害。
第50章
当方则方当圆则圆
【原文】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
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
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
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注释】
①叔季:指衰乱将亡的时代。朱熹《白鹿洞赋》:“在叔季而且然,矧休明之景运。”
【译文】
生活在太平盛世,为人处世应当严正刚直,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为人处世应当圆滑老练,生活在衰乱将亡的时代,为人处世就要方圆并用;对待心地善良的人,应当更多一些宽容,对待凶恶的人应当更加严厉,对待那些庸碌平凡的众生则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宽容和严厉互用,恩威并施。
第51章
忘功念过忘怨念恩
【原文】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
而过则不可不念;
人有恩于我不可忘,
而怨则不可不忘。
【译文】
当我对别人有恩惠的时候不应该总是记挂在心中,而当我做了对不住别人的事则应当时时反省;别人对我有恩惠不能够不牢记在心中,而别人对我有过失则应当及时忘掉。
第52章
施之不求求之无功
【原文】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
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
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
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注释】
①斗粟:斗,十升。斗粟,一斗米。
②万钟:指受禄之多。《孟子·告子》:“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钟,量器名。《左传·昭公三年》:“釜十则钟。”
③镒:《孟子·梁惠王》:“虽万镒。”注:“古者以一镒为一金,一镒是为二十四两也。”
【译文】
一个布施恩惠于人的人,不应总将此事记挂在内心,也不应对外宣扬,那么即使是一斗粟的恩惠也可以得到万斗的回报;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总在计较对他人的施舍,而要求别人予以报答,那么即使是付出万两黄金,也难有一文钱的功德。
第53章
相观对治方便法门
【原文】
人之际遇,有齐有不齐,而能使己独齐乎?
己之情理,有顺有不顺,而能使人皆顺乎?
以此相观对治,亦是一方便法门。
【注释】
①法门:佛家用语。诸佛所说,为世之则,故谓之法,此法为众圣入道之通处,故谓之门。《增一阿含经》:“如来开法门,闻者得笃信。”
【译文】
人生的遭遇有顺利有不顺利,所处的境况各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又如何要求特别的幸运呢?自己的情绪有平静的时候也有烦躁的时候,每个人的情绪也各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能要求别人时刻都心平气和呢?用这个道理来反躬自问,将心比心,也不失为人生中一种进修品德的好方法。
第54章
心地干净方可学古
【原文】
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济盗粮矣。
【注释】
①济盗粮:为盗济粮,比喻被敌人所利用。《史记‘范雎传》:“齐所以大破者,以其所以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济盗粮者也。”
【译文】
心中有一方净土,能够做到纯洁无瑕的人,才能够研读诗书学习圣贤的美德。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看见一个好的行为就偷偷地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听到一句好的话就借以来掩盖自己的缺点,这种行为便成了向敌人资助武器而向盗贼赠送粮食了。
第55章
崇俭养廉守拙全真
【原文】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
能者劳而府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注释】
①府怨:府,聚集之处。府怨指大众的怨恨。
【译文】
生活奢侈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不会感到满足,哪里比得上那些虽然贫穷却因为节俭而有富余的人呢?有能力的人辛勤劳作而招致众人的怨恨,还不如那些生性笨拙的人无所事事而使自己保持纯真的本性。
第56章
学以致用立业种德
【原文】
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佣;
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
讲学不尚躬行,如口头禅;
立业不思种德,如眼前花。
【注释】
①铅椠:椠者,削木为牍也;铅者,铅粉笔也。
②口头禅:不明禅理,袭取禅家套语以资谈助者,谓之口头禅。
【译文】
研读诗书却不洞察古代圣贤的思想精髓,只会成为一个写字匠;当官却不爱护黎民百姓,就像一个穿着官服戴着官帽的强盗;讲习学问却不身体力行,就像一个只会口头念经却不通佛理的和尚;创立事业却不考虑积累功德,就像眼前昙花一样会马上凋谢。
第57章
扫除外物直觅本来
【原文】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残篇断简封锢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淹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
【注释】
①鼓吹:乐名。主要乐器有鼓、钲、箫、笳,出自北方民族,本为军中之乐。汉有《朱鹭》等十八曲,列于殿廷,宴群臣及皇帝吃饭时演奏。大驾出游用短箫铙歌,军中行部用横吹,亦统称鼓吹。
【译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真正美妙的好文章,可惜都被残缺不全的杂乱文章所封闭;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旋律美妙的好乐曲,可惜都被那些妖冶的歌声艳丽的舞蹈所掩盖。做学问的人一定要排除外界的诱惑,直接去寻求人心中最自然的本性,才能求得真正享用不尽的真学问。
第58章
苦中有乐得意生悲
【原文】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
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译文】
人们在苦心追求时,因为感受到追求成功的喜悦而觉得乐趣无穷;人们在得意时,因为面临着顶峰过后的低谷,往往潜藏着失意的悲哀。
第59章
富贵名誉来自道德
【原文】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译文】
世间的财富地位和名声,如果是通过提高品行和修养所得来,那么就像生长在山野的花草,自然会繁荣昌盛绵延不断;如果是通过建立功业所换来,那么就像生长在花盆中的花草,便会因为迁移变动或者繁茂或者枯萎;如果是通过玩弄权术或依靠暴力得到,那么就像插在花瓶中的花草,因为没有根基,花草就会很快枯萎。
第60章
花铺好色人行好事
【原文】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译文】
春天到来时,风和日丽,花草树木都会争奇斗艳,为大自然铺上一道美丽的风景,林间的鸟儿也会婉转啼鸣出美妙的乐章。读书人如果能通过努力有幸出人头地,又能够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如果不思考写下不朽的篇章,为世间多做几件善事,那么他即使能活到百岁,也宛如没有在世上活一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