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出来也有两年了,也在断断续续做这咨询,“不专业”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野路子出身,即使在咨询中会有意识的运用书上的知识,但是来访者不听,然后我就会变的软弱,被来访者牵着走。昨儿模拟的时候,又急于想要展示自己学到的内容,显得有些强硬和有压迫感,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的压迫感,向外释放了。我本人就是那种缺乏“用理论解释现象的意识”的人,即使已经意识到,正确的理论在临场的时候也不会自动从脑海中跳出来,我所擅长的更多的是应试而已。但是也很不甘心,为什么我对出题人的思路和目的在考前都能比较准确的把握,对真正应用中所遇到的现象和问题,去看背后的缘由还是如此的生涩。将这一切都归因于不熟练似乎也有些不负责任,好似总有这个借口让自己去回避逃脱。
知识库不充实,理论掌握太薄弱,看书就是单纯的看,没有真正的吸纳到自己的体系之中,或者都是零星的知识点,没有建立联系,需要的时候拿不出来。
以上,都是内归因,这方面我想不到外归因,如果要外归因,那全宇宙都是原因。
归因的协变原则,周五复习的时候正儿八经的看了,题目也做了,这部分可以说考试肯定不丢分,但是对于框框中的“玛丽为什么对小丑笑”这个生动的例子却看都没看,所以老师的文中提到的时候,完全懵圈,书上还有这段?我咋不知道?翻书后发现自己以前对教材中这种拓展阅读材料基本都直接忽略,所以协变原则这部分,我根本就没懂,只是在记忆,没有理解。
归因出现在社会心理学的章节,主要说的是观察者对行为的归因,归因的三个原则也是如此,“玛丽为什么对小丑笑”所观察的也是被试者对玛丽笑的归因,那么如果作为行为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归因,有没有去问过玛丽本人?在之后的影响归因的因素中,由于社会视角的不同,行动者和观察者对行为主体行为的原因解释会有差别。个体在归因的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称作“动机性归因偏差”。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会更加归因于情境,而非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
之前学习许老的《适应与调节》中关于“原因和目的”的章节,行为的目的,即是行为的原因,对于行为主体而言,是否只有是低特异性、低共同性和高一致性的情况下,才会更加跟随自己内心的目的去行动?如果是归因于情境和刺激客体的情况,主体的目的是否会变为自保与从众?
在咨询的过程中,真实的目的和归因,来访者并非都是清楚的,如何引导来访者去觉察和领悟到潜意识层面的目的,而不是意识层面的那个归因?亟待学习,继续看书,努力成为一个挨骂也高兴的去翻书的厚脸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