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给豆豆报了一个游泳班。
第一天学游泳,豆豆很兴奋。很快换好泳衣戴上泳帽。教练带他下水没多久,我接了个电话就出去了。进来时,发现他被教练带到泳池一角,正在说着什么。再仔细一看,好似豆豆哭了。
又过了一会,豆豆看见了我,伸出手指指向我的方向。我走过去,教练对我说:“他不敢放手,说不学了。”
这时,豆豆一边啜泣一边说:“妈妈,我不学了,游泳太难了。”
我问他:“有点害怕是吗?”
他点点头说:“是的。”然后可怜兮兮地说,“我不学了,我们回家吧。”
这时,边上有一个比他还小的男孩子游得很好。我说:“你问问这个小朋友,他刚开始学的时候害怕吗?”
豆豆尚未开口,那个小男孩已现身说心得:“我刚学的时候,也害怕,还喝过泳池里的水呢。现在,你看我......”接着,使劲在水里划拉了几个。别说,真是像模像样。
即使如此,豆豆依然坚持不学了,而且哭声越来越大。我平静地对他说:“游泳是你自己选的,不能有点难度就说不学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好兔子绝不放弃!’教练说你闷水很好,动作也标准,只要能打败心里那点小小的恐惧,就没有问题了。”
豆爸拉了我一下,对儿子说:“学游泳有什么可怕的?教练在边上,又不能淹死。哭什么哭!男孩子要坚强知道吗?”(豆妈表示对于从小被“男子汉流血不流泪”的观念养大的孩子,一旦做了父亲,会自动植入“男孩子不能哭”的教育理念很无语。)
然后我们就退出了游泳池,坐在楼下盯着监控画面看。
可能是见我们出去了,没了依赖,也可能是教练没有强制让他放手。总之,通过监控我们发现他不哭了。这时,一个小时的课程也结束了。
我和豆爸进去接他,教练说:“他还是有点害怕,不敢放手,要一直抓着我。你们谁会游?明天来陪陪他。”
豆爸说我来。我说我也来,虽然我不会游。
豆豆又开始哭了:“明天你们俩来吧,反正我不来了。”
正说着,一个和豆豆差不多大的男孩也哭了,说妈妈我头痒。一个年轻的妈妈走过去,给他抓了抓。豆豆刚从泳池里爬上来,那个男孩又哭了,说妈妈我眼镜勒得慌,背还痒。妈妈明显是生气了:“我看你就是不想练!一会头痒一会背痒,怎么弄多事?赶紧去练。”
孩子不走,低着头一边挠背一边哭。妈妈彻底火了,对他背上使劲拍了两巴掌,低声吼到:“不许哭,赶紧去练!天天这样,就站在水里。不游能学会?”
我小声对妈妈说:“他是不是害怕呀?我儿子刚才也哭来着。”
妈妈没有熄灭怒火,一边往儿子身上泼水一边继续说:“赶紧去练呀,还杵在这干嘛?我说过了不许哭,听见了没?都是你奶奶平时给惯的,一点苦都不能吃!”
听出来了,这是对奶奶平时“惯”孩子充满怨气。可能就孩子教育问题,妈妈与奶奶存在分歧,沟通无效或者说无法沟通。这在两代同住的家庭中是很常见的。
平时孩子的各种表现不尽如人意(这能怪孩子吗?),妈妈为了维持家庭的表面和谐,在家里压抑了自己对奶奶对老公或者是其他家庭成员的不满情绪。
孩子在学习游泳时,没有表现出妈妈期待的“勇敢与勤奋”,而是找各种借口逃避练习。(也不一定就是借口。)
于是,对奶奶的不满,对孩子的失望,一股脑儿涌入了妈妈的大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说实话,我也做过类似迁怒于孩子的事,所以能够理解妈妈心里的憋屈与无力。但是,作为家庭中最弱小的孩子,无缘无故承载了几倍于“所犯错误”的惩罚是不人性,也是不道德的。再说,你眼中所谓的“错”真的是孩子的错吗?
关于迁怒,最广为流传的当属“踢死猫”的故事。
说,一位总经理在上班的路上,遇上了堵车、红灯等种种让人心烦的事,带着烦躁的心情,终于来到办公室,还没有坐定,秘书拿着文件进来了,而且要总经理马上审阅。此时总经理正心情不好,所以训斥了秘书,秘书无缘无故的被训斥后,出了总经理的办公室。
这时平时爱开玩笑的部门经理,正好看见她,就过来说她的衣服怎么难看,而秘书此时的心情,怎么能容忍他这么说自己呢,马上就暴跳如雷的骂了这位经理。经理知道她是老总家的亲戚,所以只能忍气吞声了。
经理回到家想起今天被那位秘书骂就上火,看见自己的儿子在玩游戏,就训斥儿子不好好学习,没有上进心。儿子很委屈,本来已经完成了今天的作业,放松一下,现在看电视的心情也没有了,就回到了自己屋里。
这时,他平时很喜欢的小猫,跑到他的脚下,他想都没想,一脚将它踢飞,结果这只可怜的猫被踢死了。
在一个家庭中,最容易成为出气筒的就是孩子。因为孩子最弱小,对他吼叫、责罚、甚至打骂,成本最低——他不会和你对着吼对着骂对着打呀。还有,孩子也最不记仇,隔天或者隔一会就忘了。
但是,经常这么做的结果是,要么孩子满心委屈无处倾诉伤害自己,要么积攒仇恨在长大之时一报雪耻,要么用你对待他的方式对待他人或发泄在他物上,比如踢死猫。
就刚才那个孩子,他说头痒背痒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和豆豆一样,觉得难不想学了。(ps:豆豆在学游泳的同时,我也在学,豆爸是教练。连续学了几个晚上也没学会换气。豆爸说我手脚协调能力不好,从平时做家务就能看得出来。一定要勤加练习,俗话说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嘛。所以,我决定:不学了。游泳于我,太难了。)
无论哪种情况,呵斥打骂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像教练对妈妈说的那样:“他在我这学习,我会给他施加压力,如果在家里,你也给他施加压力,孩子会崩溃的。所以,你们在家里要多给他肯定与鼓励,尤其是像你们家孩子这样,胆子比较小的。”
事实上,第二天我们陪豆豆一起下水后,他很快就克服了心里那小小的恐惧,还反过来教我。接下来,上游泳课就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成人的世界由于压力过大,很容易积攒不良情绪,家庭成员若再不给力,真是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而孩子的不良表现又极易成为导火索,从而最终成为出气筒。
可是,成人有情绪可以看书、看电影、运动、找朋友倾诉,甚至可以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孩子能怎样?尤其是有的父母,要求孩子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眼泪一滴不许流。
我想问一句,孩子是亲生的吗?
转自儿童心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