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孩子上一节能够激发思维激荡的课,挺难的。实际上,我们的很多语文课,是用假问题来上成了流水账。而更难的,是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原本就耳熟能详的内容。所以,用心的老师就不能不绞尽脑汁,不能不力图推陈出新。
比如杨丹丹老师上《司马光》。
对于丹丹老师,我接触不多,但是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位非常热爱学习,非常热爱学生的姑娘,而且很有激情,很有幽默感。于是,当那个问题抛出来时,我有那么一点意外。
“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
这,难道不是一个假问题么?是一个必然得到众口一词的假问题?
而这样的问题一旦抛出来,就会有聪明的小孩儿会揣度老师的用意,一定会有人独排众议:“不,我不这样想!”
果然,在大家都喜欢司马光的声音中,有孩子说:“我喜欢群儿,也就是一群儿童。因为他们可能去找大人帮忙了!”丹丹老师则顺势追击,把孩子们的目光引向了那个“一儿登瓮”:“这个孩子不可爱么?他是不是一个惹是生非的熊孩子?”
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新月教室的孩子,是名不虚传,甚至有个女生讲出了“没有好奇心就没有快乐,而没有快乐就没有灵魂”的句子来。
我明白过来。
丹丹老师的意思,是想告诉孩子们,司马光诚然是与众不同的,是叫人佩服的,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每一种性格都是值得欣赏的。
下课了。
孩子们几乎是雀跃着离开教室。
我听到有孩子不住地说:“这堂课太有趣了!”
丹丹老师抹了把汗,来到干老师和马老师面前,先开口检讨:“我上得很有毛病……”
但是,她所认为的毛病,不是干老师和马老师所认为的最关键的所在。
语文课,最重要的不是热闹,而是要紧扣文本。
熊孩子这个问题的热闹是不是跑偏了?
两位老师指出,这篇小文放在“人性的光辉”这一单元中,意在表现司马光的临危不惧。而“熊孩子”同主题关系不大,这样用力,是不对的。马老师说:“你要从文本入手啊,群儿戏于庭,登瓮,足跌,没水中……情势何等危急!”对啊,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司马光的光辉,正是在此时绽放啊。
丹丹老师也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故事,孩子们都已经很熟悉了,我就想能不能上出点不一样的来……再说了,我查了很多史书,觉得这个故事很有可能是假的……”
干老师却不以为然:“怎么会是假的?你如果功课做到了位,就会确认,这是一个最不可能假的真故事。”
马老师也点头:“是啊,故事中那个被救的孩子,也有有名有姓的相关记载,还曾立了报恩亭表示感谢。还有,当它成为了我们的文本,那么真假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而是我们如何通过文本来引导孩子去朗读、思考、表达。”
丹丹老师若有所思:“还有一点,司马光当时到底在不在场,是不是也要讨论?我觉得,他很有可能不在场,因为‘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别的孩子在外面玩耍,他应该在读书,闻声赶来吧?你看,文中没有点明他在现场。”
干老师笑了:“多读几遍,你会发现文言文的逻辑、行文非常严谨,会发现司马光一定就在现场。”
我悄悄百度了一下,从溺水到死亡,只需要七到十分钟。如果司马光不在场,怎么能及时赶来?这是不是也算佐证?
干老师再次强调:“语文课,要读文本,这是重点。”
这只是课间的一次随机讨论。
而这次讨论所涉及的,并不简单。
想想吧,如果司马光真的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能够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持石击瓮么?
即使凛然如成人,他依然是一个孩子。
所谓的急中生智,看似偶然,实为必然。
我猜,他也是一个敢于登瓮的熊孩子。
他一定在场,他的场,是童年的场。
今天,我们所希望的孩子,可不是少年老成的孩子,而是生机勃勃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