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无论你讲课如何天花乱坠,对学生劝说如何苦口婆心,可是他们对成绩的好坏根本不放在眼里。那漠不关心的样子犹如一盆冷水泼在教师满腔的热情上,最后只能听之任之,形成恶性循环,直至他们厌倦学习乃至缀学为止。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一,他们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智力发展的乐趣。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件苦差事,只是为了谋取毕业证或者应付考试或者听父母之命不得不已为之。
在学校生活里,在教师课堂上,他们没有发现真理的激动,没有惊奇,没有为智力和真理的发展付出努力的意愿。虽然他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但并不是乐事。
在这种情况下,作业和练习的训练效果就可想而知。
那为什么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了呢?他们当初踏进校园可是充满了求知的欲望,渴望教师点燃他们追求知识的火花的啊!究竟在什么时候是什么让他们丢了这些欲望呢?为什么在经历了十二年的教育,他们还没有独自学习的能力呢?
当分数依然是衡量学生能力的指标时,当分数依然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唯一标准时,这种结果无可避免。
在我的学生生涯和有限的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学校大多数是以考试的平均分和高分层衡量教师的工作能力的,为此,教师必须孜孜不倦地为提高学生的分数竭尽心思。
有些教师觉得在课堂上尚且未能把知识点讲透彻,会利用课余的时间和自修时间继续讲课,目的仅是让学生轻易地掌握某一个知识点。
还有些教师经常一周几次测试,但测试既不评讲,也不总结,有时简单地给答案学生自己评改。
在如此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如何能够保持学习的兴趣呢?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只有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的学习。”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日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直接有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提倡减负的原因。这减负不仅是给学生减负,也是给教师减负。教师的时间一旦被学生全部占据,他也就没有自我更新知识和自我提高的闲暇。
可想而知,一个知识停滞了的教师能带给学什么样的知识。
其二,是学生缺乏自我学习和阅读的能力。他们习惯了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一旦有需要他们自由掌握的环节,他们往往不知所措,茫然四顾,宁愿干坐着等待老师讲解。
其中有些愿意学习的,可是他们看书的时候也往往念念有词,究其实质是他们的阅读能力仅仅停留在对单个词语和语句的感知上,从而对材料和语段的表达的意思一知半解,搞了半天,也抓不到中心意思。
缺乏学习和阅读能力最重要的表现是,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习惯于做被接受者,依靠死记硬背记熟一些知识。但不理解的记忆终究是不长久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连一些上课听明白的知识也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一旦测试,连基本的知识也浮现不起来,更逞论创造性的回答了。
突然之间向学生要自学能力是可笑的。因为正是教师年复一年的填鸭式的教学才把学生改造成现在的样子。对此,我们是应该负责任的,虽然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里面。
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怀疑和思考的能力,使他们有探究的兴趣和研究的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从被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求学者,才能形成对智力生活的追求和享受追求的乐趣,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厌倦症,使他们愿意提高自己,成为思考者、探索者、研究者。只有这样,无论是否还在校园,他们都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