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本质是强行贴标签
昨天谈到心理发展的第一个逆反期,也叫第一反抗期,即3、4岁的幼儿逆反期。
看起来是幼儿走向独立要反抗父母,说的是幼儿逆反,但是反过来说,逆反这个词语是社会和父母贴的标签而已。
本质上说,这个贴标签的所谓逆反,特指事情不顺利、别人不听话,诸事不合心意。因此,如果不合心意就是逆反,那么生活里的种种预期落空,岂不都是人事物对我们的逆反不成!
极端说,上级长辈批评我们时候,不合我们心意时候,我们会说对方在“逆反”吗?
逆反本质是话语权问题,是所谓“强者”强行给“弱者”贴上的标签而已。
接下来,继续辨析逆反这个词语,用来解释或者处理生活常见的问题,即如何与不同意见者和平共处。
“逆反”词语辨析
逆反这个词语区分开是逆和反。
“逆”的意思好几种,有反抗的含义(逆行),有不顺利的意思(逆境),总之是意料之外、不合我意,我们可以认为是别人看法和我不一致。
所谓不一致,用线段表示的话,只要不是180度的相反方向,就可以认为是不一致,这个不一致情况就非常非常多。
“反”可以理解为正好相反,完全相反,好像南辕北辙的故事。用线段表示的话,恰好是180度相反方向,也就是唯一尖锐对立的那一个点。
正如俗语说,“让你向东你向西,让你打狗你撵鸡”,绝对对着干。
结论:“逆”是不一致,无数种;反是180度相反,唯一一种。
这样辨析目的不是吃饱了撑的,而是为了使用,解决问题。
也就是非常有名那句话,“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听起来非常有力,想想也的确如此,可是为何生活中包容别人不容易?听到不合我意的看法容易生气争论甚至动怒?
难以并存是因为观点截然对立
举个生活例子,有个关于保姆可否每天外出一会儿辩论。
给老人请的保姆,开始同意可以外出一会儿,后来保姆每天都习惯了外出,短则半小时,长则个多小时,有几次需要时候找不到人,感觉不合适。询问家政公司后,确认陪伴老人的保姆严禁外出,于是决定告知改正。
不过,这时候自己家人有了不同看法,一个认为能外出,一个则认为不能外出,而且态度坚决和情绪激烈。这时候被提醒说道,不是知道这句话嘛:无法做到不同意看法但允许表达权力。
于是思考,允许别人说出不同意见为何如此困难,仅仅熟不讲理,或者所谓的想教育且辨析孰对孰错?
这时候借用上面逆和反的关系非常好解释。
如果两个观点是“反”的,即尖锐对立,非黑即白,类似你死我活、一山不容二虎,这时候很难并存不同观点。
比如保姆不能外出与能外出,只能二选一,而无法做到并存。再比如指鹿为马,要么是鹿要么是马,也不能并存。
这种完全对立的观点,“反”观点情况出现,做到包容和并存是困难的。
反过来说,如果观点只是“逆”,只是不一致,就容易做到并存。
例如,我们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去单位有多条路可走,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容易并存不同看法,这是因为选择余地大,观点不同可以选择,“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
可是假如只提供自己不喜欢的萝卜却不给白菜,只允许一条路去罗马,只有固定路线去单位,没有了选择余地,要么是要么不是,要么有要么无,要么对要么错,就不容易并存。
小结
生活事情如果只有一个选择,这时候如果观点不同,意味着没有选择余地,和自己看法截然相反,会异常痛苦,好比孩子退学彻底不学习了,这相比转学更加难以接受。
但是如果不同观点只是不一致,比如外出游玩去哪里,出去吃饭吃啥来,周末休息干点啥,都是多种选择,也不涉及根本价值观,没有非此即彼的对立,自然容易保持接纳,并存不同观点。
这给了我们启示:遇到不同看法时候,尽量确认这是不一致的“逆”而非“反”,多种看法多种处理方式可并存,“扔个耳朵给他”,这是个体差异性必然要求。而遇到截然相反的看法,看似二选一,是“反”而非“逆”,也努力把其作为是不一致而非完全相反,是“逆”而非“反”,毕竟完全不同观点也是不一致的观点之一,而且极为罕见,权且包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