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确主场景和使用人群。
2.信息结构合理化。
通过明确主场景和适用人群、痛点、解决方案和定位。同时基于现有业务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产品架构。
3.流程设计简单合理化。
尽量用最简单合理的交互方式达到业务需求。这样的话用户更容易上手使用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流程设计如果要简单合理化,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操作路径简化,简化不必要的步骤或操作干扰。
②一个界面尽量只做一件事情。
③操作逻辑和主流app一致或和生活中认知习惯保持一致。
4.设计符合大部分用户认知模型。
认知模型又称3M认知模型,是人类对真实世界进行认知的过程模型。所谓认知,通常包括感知与注意、知识表示、记忆与学习、语言、问题求解和推理等方面,建立认知模型的技术常称为认知建模。
这里说到的认知模型,通常就是说对于设计的认知。比如常见的是结构分组,相同属性结构的在一起。操作逻辑遵从哪里来到哪去。信息通过大小颜色去区分重要度。
5.交互逻辑无缺失。
6.异常场景不遗漏。
下载过程中无网络,如何提示用户?WiFi切换为2/3/4G,如何提示用户?
用户第一次进入,没有记录,没有口味和风格的标签,如何推荐,这种情况下如何提示和引导用户?
下载失败的情况下用户停留在当前界面如何提示,不在当前下次在进入时候是否要提示,如果提示,如何提示?
弱网情况下,页面如何加载,全屏加载?分步加载?
以上的疑问在交互稿里面都没有体现,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尽量保证异常场景不遗漏。
7.关键字段有规则定义。
关键字段有规则定义,这里指的是,字段需要连接数据库,对于这样的字段需要明确的定义。不然最后开发的时候,开发要么找设计师沟通,要么他们自己去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定义并做出来。
例如动态里面,关于时间的定义,就需要一个明确的定义,如果不写的话最后的结果可能就千变万化。交互稿里面,当天的时间显示时分,昨天就显示昨天,昨天以前显示月日。定义明确。由于交互稿是动态主界面,所以涉及到送礼、评价、转发的交互没有体验出来。
8.极限情况有定义。
极限情况有定义这里有很多种情况:
①常见的是字段的长度定义,例如如果用户名,标题,文本内容超长的情况,打点表示还是折行显示?
②一次非常多数据需要加载或展示时,应该如何处理?
③时间没有年份时,如果在跨年期间,时间如何展示等等。
9.是否涉及到多种角色和权限。
10.全局组件有说明。
全局组件,指的是整个产品通用的组件,例如全局断网,操作成功、操作失败、加载、空数据界面,404等。
全局断网:一般是在首页使用tips提示。用户在其他界面点击操作时,出现toast反馈提示用户。也有一些app在用户进入出现对话框提示
户网络异常。相对于对话框,使用tips对用户的干扰更小。
操作成功:一般操作成功都是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做出对应的提示。
操作失败:异常情况导致操作失败,这时需要统一的提示,通常使用toast。
加载:涉及到全局加载和局部加载。全局加载在设计中要统一说明,例如上一个界面点击进入下一个界面,使用的全局加载就需要说明。如果是一些小场景的加载,那么需要特殊说明。例如上拉加载,下拉加载,局部小区域加载等。
空数据类型一共有三类:
初始状态的定义:初始化状态,没有任何内容,需要用户进行某种操作才能产生内容的界面。
清空状态的定义:通过删除或其他用户操作,清空当前的页面内容,产生了空界面,这时候需要有明确的提示,且告知用户该如何处理。
出错状态的定义:由于网络、服务器或者没有找到其他结果等原因导致无法加载内容,产生了空界面,这时候需要有明确的提示,且告知用户该如何处理。用户操作反馈的无结果界面也可以用这样的思路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