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素手纤云
别再熬夜了,努力固然重要,但弦绷得太紧,难免突然断裂。好好爱自己,否则遇到再爱你的人,你也给不起未来。
凌晨刷微博,发现被博主卡卡刷了一条长微博,她说自己失联了9天,原来生病住院了。
那天晚上她和朋友聚餐后回家,玩完手机一点半睡觉,隔天中午被楼上的噪音吵醒,心烦意乱猛地起床,然后开后脑针扎般的疼,开始发病。
一定要规律作息,朝六晚十,我长期熬夜到1点多,第二天早早起来工作,周末通常夜里2、3点才睡,熬夜的伤害其实长期潜伏在你的身体里,永远都不知什么时侯会爆炸。
调节工作、学习压力,对工作也尽心尽力,通常晚上加班到十点,第二天8点又到单位,终于把身体拖垮了。
一定要多运动,不能老躺着,医生说我的血管太脆弱了,没有弹性,长期缺乏运动,光睡觉是不行的。
这三条总结,刚好符合现代人的节奏——长期熬夜、透支体力,又缺乏锻炼。
这条微博引发了18万人转发,14万人评论,很多熬夜党跟帖:太可怕了,再也不敢熬夜了!
其实,我知道很多人只是说说而已,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寥寥无几,包括我,因为我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熬夜与不锻炼,并付出了一定代价。
夏天最热的那几天,我一连跑了四趟医院,因为左耳突发性耳聋,看了急诊,医生说我是疲劳过度造成的。
她一连问了我三个问题,你做什么工作?熬不熬夜?平时有锻炼吗?
其实那时状态全写在脸上——皮肤暗沉,眼神不济,精力差,那段时间我真的很拼,除了维持公众号正常更文,被出版社催交两本书稿。业余时间几乎全用于写作也不够,原本每晚11点前必须睡觉的我,拖到12点,甚至1点,有时睡下后来了灵感,也会偷偷爬起来继续在手机速记。
周末更是,经常连续写稿七、八个小时,写到右手痉挛,腰直不起来,那时除了熬夜,还没时间锻炼。每次经过公园,看到很多人在快走或慢跑,跳绳或打球,羡慕并发誓,交了书稿,我一定过来。
但世界总在惩罚那个熬夜的人,因为休息不规律,加上两年前一场手术受损,身体变得虚弱,除了食欲不振,情绪焦躁,最终诱导耳朵失聪,还好,经过用药与调整,两周后恢复正常。
但我真的不敢再透支健康了。
交了书稿的当天,首先跑到健身房续了瑜珈年卡,平时提前七、八站下车步行回家,晚上调整了作息时间,提前关手机,有意识地早睡。
因为我想好好活着。
一直很喜欢村上君的一段话:
“清晨五点起床,晚上十点之前就寝,这样一种简素而规则的生活宣告开始。直至今天,拜其所赐,这二十年来工作顺利,效率甚高。”
效率高,总是合理的,但很多人对这份合理属于后知后觉,拥有时,有恃无恐,失去了,才懂珍惜
赵总是我认识的私企老总里,最精力充沛的一个人。
在一次爬山活动,比我们都年长的他体力和意志饱满到让人羡慕,当我们筯疲力尽爬上山顶累到不想说话,他神态依然平和,活力十足。
很多人向他讨教经验。
他说不熬夜,坚持锻炼。他很讨厌员工加班,说加班只说明你效率不高,效率,不一定就是忙碌与加班,它紧张但有条理,累时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会,但如果在工作时不停刷手机、闲聊胡扯,串岗,时间肯定不够用。
他自已也是这样,除了必须出差,很少在下班后呆在公司。
这样才有时间健身、陪伴家人,他每晚十点左右准时休息,夏天也不超过十点半。坚持每天五点半准时起床跑步,长此以往,身边很多比他年轻的同事都不如他的体力。他说挣钱本来就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如果因为挣钱把身体搞垮了,是最不值得的事!
这份自律其实来于血的教训。
曾经他也为了工作通宵熬夜,为了应酬海吃胡喝,直到有一天忽然晕倒,送进医院才知道身体严重透支、亏损,各项检查超过临界点,医生说如果生活再无规律、克制,脑血管、心脏各个器官不堪重负了,短短三天,他看到白发父母担忧的脸,妻子哭红的眼,想到灯火阑珊犹存,身边人却可能形单影只一人时,心开始剧烈地颤抖。
才知道生命最可贵的不在于自己,而是对于亲人的意义。
现在的人都很拼,因为焦虑感不断在下沉。
作家于茅轼也在《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书里,深刻地剖析了影响国人情绪的九大根源:社会不公、高房价、贫富差距、特权横行、收入低、就业难、应试教育、环境污染以及情感导向。
这些,让生而为人的我们悲哀与焦虑,加上对自己的身体盲目乐观,因为透支身体而提早地流失健康。
昨天看到一条新闻:苏州的文先生自愿加班多时,导致回家后猝死。
因为他的家庭负担较重,在公司从事电子产品组装工作,报酬会随工作时间而增长,对一心想多挣些钱的他来说,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饭。虽然他曾在体检中发现血液中白细胞水平低于正常值,可未曾想不到一个月,意外就发生了。
悲痛之余,家人向法院提出索赔,用人单位决定承担相应责任,赔偿20万。只是,无论多少赔偿也换不来一条鲜活的生命。因为没了生命,钱也没了意义。
努力固然重要,但弦绷得太紧,难免突然断裂。好好爱自己,否则遇到再爱你的人,你也给不起未来。
我是阮安,无需赞赏,喜欢点赞关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