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得无论是正在发生或者将要发生还是已经发生的事情,都需要一个契机。正如吃饭是饿了的前提,喝水是渴了的前提。
室友推荐的电影,《我的青春期》,理由说是很搞笑。处在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三月份,往前推要忙大型招聘会,近期有一把手督察,惯常发生的则是在就业办值班。不是说压力问题,只是觉得事情太多的话索性就放松下来。所以搞笑这个理由已经足够让我围观了。
前面部分很走心,初中的铁床,上下铺的室友,爱打呼噜半夜磨牙的临床,课堂上用录音机播放的英语听力,高中的换座位,课桌上那一大摞的书本,以及必不可少的誓言标语和高考。这些在眼前放映的场景总是能让我回到昔日似曾相识的场景里。
初中调皮捣蛋的我,总是耀武扬威着和男生宣战,要到快初三毕业的时候,才有人一语道破,只因为你是女生我才不会和你斤斤计较。混迹了那么久的男生圈子,张牙舞爪的叫嚣着要和男生比武,听着别人叫我晶哥时的小傲娇,最后因为一句我是女生不和我计较,气焰顿时灭了大半。
高中安静内敛的我。
和往日的青春片不太相同,这个片子中没有那种美的惊心动魄的少女,也没有帅的不可方物的帅哥,更没有各种浪漫的场景。这样的人物设定更适合一个普通人。
初中、走入社会、中专、高中、走入社会、或者是大学。这几个字眼对普通民众并不陌生,总有经历过的那个词,并且在最后社会终将成为了自己的归属。花开朦胧的象牙塔时光短暂,似是而非的情愫在象牙塔里恣意生长,最后趋于沉默。这些记忆就像酒,时间越久,思念越切。在象牙塔里受过的委屈,有过的愤怒随时间消逝,那些发生过的美好却都保留在了心中。
唯一的败笔是结局,8年以后男女主角相遇,打着爱情的旗号,女主说明以前分手的原因。说她要保护男主不受人伤害,就和想要伤害闪闪的男人在一起了。我就觉得莫名其妙。或许是编剧想要让伤感的意味更浓一些,就安排了女主和那个男人结婚,婚后男人变坏,吃喝嫖赌样样来,女主活的并不幸福,接着女主在挺着一个大肚子的时候和男人离婚。然后男主以导演想要筹拍一部关于自己初恋电影的身份就出现了。结局并未明示他们两个有没有在一起,但是个人觉得事已至此,这并不重要了。
此前的《夏洛特烦恼》中也有同样的剧情,马冬梅为了不让夏洛被人伤害,选择和老大进小树林,在戳伤老大赔了很多钱后出走四方,选择不再打扰。
这里的保护前提是男主的生命安全将受到威胁。
相比《我的青春期》,这个剧情就显得感人的多,感觉故事套路走下去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在《我的青春期》中这样的安排显得有点作。
男主并没有生命安全受到侵害的迹象,而且男主看上去要比欺负他的人更壮实些。为什么是女主来保护他,而且保护他的方式还是愚蠢的和那个欺负男主的人在一起。永远都是别人欺负他,他就不能有出息点么。
当那个男生当着女主的面羞辱他的时候,他奋力反抗了一下,我还以为男主终于厉害起来了,下一秒他就吓懵了,以至一块砖头就这样飞上了脑门。
就像很多的小说,一定是男主没钱或者生病快死的时候推开女主,以为这样就能给女主幸福,其实都是自私,所谓的一厢情愿,如果是真爱,就算你推开她她还是会心念着你,就算你破产她也愿意和你一起奋斗,而不是你懦弱的以为放手就能给她更好的去处,她奢望的远方,不过是你的胸膛,一个温暖的怀抱就胜过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