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门口并排有好几个小卖部,靠近大门的那一家是我常常买烟的地方。每次路过习惯性摸摸口袋,感觉差不多了,就会随手买一包。有时来不及去超市也会顺便买点其它的,一年下来也是不小的消费。
那天晚上发生了一点小意外,当时刚要了一包烟,发现有一些平时喜欢的零食,随手装了一袋,脑袋里想着马上要开始的世界杯直播,转身就回了家。到家后却发现烟没拿,以前这种事情在其它商店也发生过,有一次还是店老板追上来给我补上。
我快速返回商店告诉老板我没有拿烟,老板肯定地说给了我。我家离商店不到100米距离,口袋、食品袋早已确认过,沿路我也找寻了一下,虽不十分肯定,但路途丢失的可能性非常小。
我说可能因为急于拿其它东西,遗落在了柜台,老板坚持说烟给了我。我说那就算了,再买一包吧。事情到这里其实可以结束了,一包烟而己。
老板却要争个输赢,说这包烟可以不收钱,但那一包烟我肯定给了你,也可能你忘在柜台被别人拿走了,反正不关我的事。我没有心情理论,付款又买了一包。老板还在理直气壮的扯,烟我送你都没关系,道理我要讲清楚。我好气又好笑,我说我承认是我自己的错,不怪你,你也不容易。还是坚持再次掏了钱。
就这么简单一件事,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遇到。但奇怪的是,第二天买烟时却无意识多走了两步路,绕过了原先那一家。自认不是小气之人,是怕麻烦,是不想惹事,还是潜意识中的责怪心理?可能各种因素都有。反正无论对错就是不想再做这家店的生意了。
想起刚做销售时,有老领导给我讲几个准则,其中一个就是,除非原则问题,不与客户争长短。
血气方刚的年龄哪里听得进去。很多次跟客户交流,好像就自己懂得多,万事都要发表意见,碰到小小的问题,一定要分出个对错。就是别人讲个故事,随口说个话题,也容不得别人话里有错。
有个同事,与我一样的性格,不同的是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慢慢学会了权衡,改了许多。而他坚持这是他的做人准则,美其名曰我就这个脾气。亲眼见他与客户为鸡毛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有次领导讲个古代轶事调节餐桌气氛,本来这类题材版本就多,没有一个定论。他却坚持要纠正领导的说法,引经据典一大堆。结局可想而知,几年以后,因为客户不喜欢,领导、同事不待见,日渐落寞,直至转岗离开营销行业。
大家也会说,不争就会吃亏,就会被人利用。其实是把不争当成了放弃、逃避,理解成了一种消极态度,也是不可取的。就销售来说,所谓不争,是一种策略。无谓的事情不争,没有结果的事情不争,是站在格局上看待不争。也可以算是一种迂回策略,避免矛盾直接激化。
有时候明知争也无益,何必费时劳神。不如送出顺水人情,反而种豆得瓜皆大欢喜。
如开头那家小商店老板,其实也是有一些过错的,没有把我买的物品统一归入袋中本身就有责任,一般服务好的都会提醒客人拿好东西。先坚持自己没错又要充好人,换成任何人都不会接受。如果改变一种做法,先承认自己有错,结果可能是我不好意思,不光不会免费拿他的烟,感念于他的态度,可能就成了他的固定客户。
很多时候不争是一种智慧。大多数婚姻中的男人可能都有这个体会。老婆绝对是世界上最不讲理的智慧生物。以前的我天真的以为俩口子可以做到心平气和平等交流。几次明明自己有理,就是对付不了老婆的无理取闹,结局都是割地赔款损失惨重,还一次次助长了老婆的“嚣张"气焰。这其实也反映了自己婚姻中的不成熟。痛定思痛后,改为不争,改为避其锋芒,改为有策略的抗衡,效果好了很多。
销售心理学有一个定律,讲的就是适当的让,给客户留面子。让你的交易对象始终对你有一点愧疚,欠你一点人情,有助于成交。你的有理不争,你的善意忍让,实际就是在对方心里种下愧疚的种子。而现实中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是不愿欠人情的,哪怕只是一点点。就这一点人情,就是情之纽带,爱之根源,也是人际商务交往成功秘密所在。
某次陪同客户去江苏考察市场,看到路牌上“沙家浜”三个字,客户脱口而出“沙家bing"。我忍住没有直接指出,又为了不让他在后面再出错,在没人的当口,我开玩笑说,这个“浜”字我以前也常读成“兵"的发音,提醒你一下。他欣然接受,还告诉我以后要多提醒他,避免出洋相。经历了这件小事,让客户看清了我的为人处事,以后更是相互尊重经常交流成了一辈子朋友。
其实,有时候的不争,是为了让别人舒服。让别人舒服,别人也会考虑如何让你舒服,所谓助人渡己,就是这个道理。
生活中,你退一步,我让一点,就有了空间。这个空间正好用来盛放宽容理解、鲜花美酒和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