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期,我见过很多周围的同学在每个新学期的开头,坚持早起、坚持按时交作业、坚持每天按时背单词、坚持熬夜刷题等等,他们此时动力满满、意志充足。可结果大家想必能猜到,除了少数真正意志力强大的人外,大多数同学会一天又一天慢慢丧失激情与动力。此时偷懒或放弃就显得如此容易,他们的原因概括来不过一句:我没有动力了。然而,我们真的得如此依赖动力吗?我们身边总有人习惯性地认为动力是行动的唯一基础,所以他们找各种鸡汤、找各种励志故事激发自己的动力。虽然动力确实是一个很美好的词汇,激发动力比美好还要美好,但是当我们又减肥失败的时候,“我没有动力了”、“我意志力太差”又成了我们的常用语。
但是,动力真的很无辜,动力真的背不了这么大的锅。
杰里米·迪安在《习惯:改变命运的关键力量》(Making Habits,Breaking Habits)中写到:“习惯不仅无法被认知捕捉到,而且也不会参杂情绪。……很奇怪,人们进行习惯行为时是不带有情绪的。”迪安也说到:“惯性行为不会引发强烈情绪,这是他的一大优势。”因此,那些依靠强烈动力情绪进行的行为,不是习惯,也不会有着强烈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斯蒂芬·盖斯在《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中提出了“热情递减法则”(虽然它不是一条真正的法则)。我们可以大致可以理解为热情,或者说动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在日常中逐渐损耗,同时又因为其作为情绪本身就具有不稳定性,天气、健康乃至一首歌都可能影响我们的动力,因此,把动力作为行动的基础或者前提本身就给这场行动埋下了隐患。如果单纯依靠动力的话,刚开始做一件事情时动力、兴奋等确实会有很大的帮助,它让我们开始了行动,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得多,然而,随着这股劲地慢慢消失,我们疑惑是否有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动力可能又成了阻碍因素,因为我们可能会因为感觉自己没了激情而放弃。
所以,如果一开始就不要依赖动力或者激情,那么将有效降低这种因动力不足而放弃的风险。那不依靠动力又能依靠什么呢?意志。当然,意志力太差也是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个个问题呢?我将会在下篇文章详细讲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