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11万字,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日]井上靖/著,刘慕沙/译
井上靖的行文很特别,有一种日式的平静简洁,但是底下却暗藏着惊涛骇浪。
语言极其清淡,淡到清瘦。你看不到任何华丽的铺排与赘述,某些要紧的场面都只用几个简洁形容词一带而过,那位重要的回鹘王女连名字也无,所有主角配角几乎都只有只言片语。如此清瘦的描写,初看完让人很茫然,没有明显的形象区分,只是一个个记忆碎片式的闪回,除了战争、文字、经书,你描摹不出任何一个人物的样貌,包括主角赵行德。仿佛只是让读者借赵行德的眼看了一下那个藏经的故事,其他都无关紧要。
这样的清淡往好了说是通透,往坏了说就是冷酷。联想到日本传统文化中的清寂,再想想宋代西夏崛起时的纷乱,恍然明白了井上靖的意思。
战火纷飞的大时代背景下,无论你是王族后裔、豪门贵女还是普通书生、军中统领,都只不过是历史中的小人物,随风云浮沉而湮灭。姓名如何、家世如何、军功如何、荣耀如何、耻辱如何,都无所谓,一转眼就是千年流光,浮云过眼随风消散,连只言片语都不会留下。这样的背景下,绚烂描写没有任何意义,越平静清淡越能让人体会到风云激荡之下普通小人物的无力感。跳脱人世情感之外,以冷静的旁观者角度去描写,才能发现纷乱中真正重要的主线。
生命会消亡,权势会崩塌,王朝会覆灭,那么什么是永恒呢?
文化和信仰。
行德因想了解西夏文字而来敦煌,几次转折几次生死,矢志保护那些少有人知即将消逝的文字和文化。他和那些宁愿被杀也不肯逃走的僧人一样,把千方百计保护经书(代表文字乃至文化传承)当成了比求生还重要的事情。
也许是真正经历过战争,也许是因为本身是书生出身,在其他所有人在灭城之祸前都打点财物出逃时,行德清楚地知道那些看上去毫不起眼、毫无价值的经卷远比金银珠宝更为重要。因为他知道,只有文化和经典是可以永恒的。“它不属于任何人,只要不烧掉,有地方存放,谁也不会抢走,也不会属谁所有,只要放在那里不被烧掉,就有它的价值”。 有些东西看上去无形,但却可以穿越岁月、世世代代保存下来。
千年后,曾发生在敦煌的所有故事,爱恨情仇、生死一线、兵荒马乱都已湮灭在时间中,但敦煌的藏经洞和洞外黄沙一直都在,默默地记录着当年的一幕一幕。
如果有缘,你我真正踏上了敦煌的土地,想来就会明白,我们只是旁观者,无法切身体会当年那些人那些事,井上靖的这种清淡透彻描写,其实是真正的客观,与直达本质的清明。
保护住文化的根脉,它们就永不会灭亡。在追寻与失落、战火与爱情、生与死之间,文化是历久弥新的信仰。
我想这就是井上靖在《敦煌》里想要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