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1日 读《十九世纪英国文学》
一直没有记读书笔记的习惯,从小到大读过的书,基本最后变成了一个模糊的故事概括。也许吸取了一些讲故事的能力,却总无法体会作品思想。
我读书有几个阶段:
少年时代:70年代出生人的大背景趋势,物质匮乏、精神匮乏,不挑剔,也没得挑剔,
书,来者不拒,有就已经很好,再要挑剔好看不好看,上天都不会原谅。那时候读书是纯爱好式消遣,等同于现在玩手游。无电视、无电脑再加“宅”,读书是个不错消遣方式。
青年时代:因为没有特别的技能,长相中等、学习中等,琴棋书画样样不会。读书是自卑式的显耀,等同于现在非专业钢琴N级。总挑一些名著、流行读。弹不来吉他、唱不来歌,可参加学校读书会,让自己显得不那么不合群。
中年时代:读书极少,大时代扫荡着每个人的心灵,物质变成了评判成功的标准,费尽心思、费尽时间去追求一个体面的生活。钱海浮沉10几年,更大的不安全感、更大的恐慌来袭。想起读书之乐,内心稍息平静。
开始重拾读书时光,品文字之乐、思想之光。
读《十九世纪英国文学》,方知那时的英国文学有多辉煌,作家、作品眼花缭乱,少年时代看过的《雾都孤儿》、《少年维特的烦恼》,青年时代看过的《傲慢与偏见》、《简爱》、《苔丝》均属那个时代的英国作品。而在看“回忆录”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这让我很懊恼,也足以证明我并不会读书。任何作品的欣赏,缺少对作者时代背景、生活背景的了解、关注,读到的就仅仅是一个故事,一些优美的文字,并没读懂书中所表达的思想,而作家写任何作品的目的,却正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我也一直人为“国外没有诗歌、中国没有小说”,只是没有木心先生总结、分析的那么到位。也表达一下我的看法,这应该跟时代背景有关系,中国古代纸张太过名贵,所有的表述都要究其“简”;文人集会、风月盛行,诗歌有了很强的传播渠道,造就了中国古诗歌的辉煌。19世纪,英国文化之所以那么灿烂,名作、名人百花齐放,一是报纸、杂志的诞生,促进了文学传播,传播的广泛也反促进了思想表达欲望。二是社会、政治刚进入一个开放、民主的时期,人们对新思想、新文化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表达欲望。把这个时期与我们的民国做对比,会发现很多很多相似之处。
先说一说这个章节中,让我有感触的名人名句:
“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这些年遭遇太多“薄情”,这句话算是聊表安慰,所以认可它,给自己心灵找个出口,证明“不是我的错,是他们太无知”。
“活过、写过、爱过”,司汤达的墓志铭,没有经过激荡的一生,没有活明白,感受不到这三个词的无憾、无奈,所以我喜欢。
“向回走,向回走的作用,是借古代的弹力,弹到前面”这是智慧,不仅仅实用于文学,适用于整个人生,懂得这种智慧的人无往不利。
“优来无方,窗外下雨,坐沙发,吃巧克力,读狄更斯,心情又会好起来,和世界妥协”托尔斯泰对狄更斯的评价,找个下雨天试试,妥协总是要在心情好起来之后。人生本无奈,巧克力和小说都能分泌多巴胺。
“人生多少事,只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既落江湖中,便为可怜人,对文学环境、人生环境,均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生活要保持最低限度的潇洒”,看透生活,方懂得生活,既要脱离金钱欲望,又不为金钱恐慌,体面的生活加强大的心灵,方能低调潇洒。
再说说这一章中最让人感触的故事:
勃朗宁和夫人的爱情:勃朗宁夫人大勃朗宁6岁,认识他的时候因最爱的弟弟之死,悲痛导致瘫痪。勃朗宁本身已是才华横溢,也算是英俊潇洒,却在成名之际爱上大他6岁,已经瘫痪了伊丽莎白。不是为了讲个感人的爱情故事,而是中西爱情观差异,勃朗宁的爱情是典型的西方式爱情,讲求的是思想、心灵的门当户对。而中国自古以来讲求的是“才子佳人”爱情观。于是我们有了《杜十娘》、《董小宛》这些爱情故事。
王尔德的故事:一直觉得张爱玲跟王尔德很想,都出生贵族家庭,都才华横溢,都自恋、毒舌,都被爱情所伤。结局也象,经历辉煌,却与我们传统的幸福生活不沾边。这两个人我都喜欢,喜欢他们孤傲的病态美。
总之19世纪的英国文学,永远站在了一个顶尖高度上,足以让人用百年、千年的时间去仰望,也许将来我会说说19世纪的英国文学与民国文学的对比,实在有太多太多相像的人、相像的事,甚至相象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