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一个看法,做慈善其实也可以用不同的角色来通过不同的途径完成不同的目的。
普通人做慈善,捐钱捐物,一方面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奉献视作让这个世界更美好的助推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妨把自己的善举当作一种消费,我们的付出,换来“良善满足”的良好情绪体验,从这个角度来看,没准让我们的施予过程更加舒心,好比你在给一位乞讨者一些零钱的时候,就无须再去考量自己的同情心是否被欺骗…
有些人做慈善,更愿意亲力亲为——捐人,比如这次疫情的钟南山、一群背负使命的医务工作者,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带着什么样的目的,这群人都成为了历史的亲历者,他们书写了这一段历史,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他们的生命更添了一份厚重,每个人都是历史里一粒尘,但这批人的背影被我们看到,我们的心也为他们牵绊…
慈善家做慈善,倒有点如履薄冰,一方面要做实事,另一方面要让各方满意,有时候还吃力不讨好。一方面慈善家若能做到专心专业自是最好,若做不到我们普通人也应当给他们留一些容错空间,人非圣贤么,况且人家还比你做的多。
很欣赏盖茨夫妇的做法,敢啃硬骨头,做事有方法。锚定努力的领域之后,大刀阔斧,通过方法创新、协同合作,产生强大的杠杆效应,同时定位明确,充分认识到非政府性质慈善机构的作用是为当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寻找新方法,而政府公益组织的作用是将已经证明切实可行的方案最大限度的铺开。这种杠杆思维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虽然当下还没想到自己怎么来践行,但不时复习这种思维当是大有裨益
今天的邵衡头条有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方法,可以看看
https://m.igetget.com/share/course/article?id=WqavDm012GolV7OOdoVxPjEy8zdk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