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喜迎房价上涨,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却有一小撮人发出不和谐的声音,说是房租太贵,快要租不起房子了。要说房价高这个的确是事实,这个得承认,无论是古今纵向对比,还是国际横向对比,房价确有点高。没办法,中国人口多,而且安土重迁,买房子置地的愿望几乎可以说是铭刻在基因里的本能了,很多家庭省吃俭用、砸锅卖铁也要买房,房价能不高吗?
都说中国人重视教育,要说这买房子的事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位置,还得排在教育的前面,不上学问题或许不大,但没房子极有可能媳妇都娶不来,家族如何延续?所以这不管有钱没钱,想方设法都要买房,刚需啊,这一来二去,房价自然就高了。
当然了,房价涨,房租肯定也要涨啊,你想啊,一套房子百十、上千万的,房租太低的话,还不如把钱放银行吃利息呢,租出去图啥呢。而且这么高的房价,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肯定买不起啊,你不买行,但不租总不能睡大街去吧,何况大街也不让随便睡啊,所以房租涨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
涨是涨了,但要说房租高就未必了,要我说房租并不算高,还有上涨的空间。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把视线投向一些文艺青年最喜爱的民国去,看看那时候的房价怎么样。
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普通人工资大概20个大洋左右,房租呢,法租界一个小房间16元每月。你说现在有中介费,那时候也有啊,譬如月收入达到400多大洋的大文豪鲁迅,刚到上海租一个小公寓,顶手费(类似中介费)就出了500大洋。
北京就不说了,再看天津,末代皇帝溥仪搬到这里租房子,满清遗老张彪给前主子打了个狠很的折扣后,仍然是200大洋每月。至于当时的其他城市,情况大抵也差不了多少,处处都是交不起房租而被迫露宿街头的平民百姓,以至于后来1949年,蒋介石带着儿子蒋经国,在去往台湾前眺望故乡时感慨到:“天气阴沉,益增伤痛,大好河山,几至无立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