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去年讲公开课《孔乙己》,在选段品读环节,我打算在我引导,启发的推进中让学生获得新知。可结果,很不尽人意。王校长点评:文本解读不够深入,课堂问题处理艺术不够巧妙。从那时起,每次听课我都极为关注“课堂如何推进?学生思维如何训练”。在成长学院有机会聆听程翔老师的课,探寻困惑点。
《蒹葭》这首诗,可以说最近四年,每年要教一次。但备课 、上课都是按照教参,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上完,可以说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学生懵懂,自己也似懂非懂。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算是学过了。在成长学院,作为程翔班学员,有机会近距离听程老师讲过了这一课,真是醍醐灌顶,原来《蒹葭》可以这么教,里面竟蕴含这么多丰富的内容,而自己一直都是未知。
程老师的整节课以对话为主,用问题推进课堂,以启发,引导获得新知。
下面是开始环节,程老师让学生了解《诗经》,并让学生知道《诗经》地位的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蒹葭》。以前学过诗经吗?
生:没有。
师:没有。哦,看你们发的材料上有关于《诗经》的简介,看到了吗?右下侧,自己看一下。注意,自己看的时候,一边看,一边画,哪些是关键信息。
生:默读,用笔圈画。
师:画出来了吗?
生:画出来了。
师:那位同学说说,要是你给一位不知道《诗经》的人介绍这本书,你怎么介绍呢?你来。
生:《诗经》被汉代奉为经典,定为《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春秋四年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经》
师:嗯,很好。就这些资料,就基本上把《诗经》的特点、内容都介绍了。现在,同学们,你不看资料,大家互相介绍一下,号好吗?两位可以相互介绍,开始吧。
生:活动。
师:好,你来说说,我看你没搭档。
生:《诗经》叫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都是配乐诗,歌词按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
师:《诗经》简称诗三百。一开始不属于经书,不属于经典。到什么时候才成为经典了呢?
生:汉代。
师:对,汉代。它属于儒家的经典著作。儒家有《十三经》,《诗经》就是其中之一,很重要。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是教育他儿子的话。有一天,孔子在院里,独自站着,儿子快步走过庭院,叫住他:“给我站住,学诗了吗?”“没有。”
“没学诗,不行。不学诗,无以言。”
什么叫“不学诗,无以言呢?”就是当时《诗经》是用来进行交流,特别是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流,外交常用的语言。到某一个国家去,先说《诗经》里的一段话。所以,不学诗,你怎么进行外交与交流呢?这叫“不学诗,无以言。”你们以后读很多古籍,就知道,《诗经》那个时代已经是人们在官场,在生活当中进行交流常用的内容,就像你们说你知道《战国策》吗?不知道,就“无以言”。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诗三百”当中的一首《蒹葭》。,《蒹葭》属于风雅颂当中的哪一部分?
生:风。
师:风又分为十五国风,它属于哪一国风?
生:秦风。
师:嗯,秦风。
师:秦,是属于什么?秦,秦国这个地方的民歌民谣。前边这首《关雎》,属于周,周南,周南是指的周封地的南边的部分,也是属于风,记住了啊。《关雎》和《蒹葭》都属于国风。而《蒹葭》属于秦风。
这一部分程老师推进缓慢,刚开始我不理解。感觉有点儿浪费时间。其实不然,程老师这是有意而为之。他在调查学情。了解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有多远,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给学生提供台阶。正如程老师自己所言:课堂每一环节都有理念支撑。
巧妙过渡:《蒹葭》这首诗的风格是怎样的?
后人呀,又觉得这很不好理解,因为秦国这个地方,充满了战斗刚强的风格,怎么就能写出《蒹葭》呢?《蒹葭》这首诗的风格是怎样的呢?这就需要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体会体会。来,自己开始。
师:来,一起读。
生:齐读。
师:读懂的举手。没有举手的?哦,没有。
结合原文,试着画一画。
生:在默读,并画出。
以上共12分钟。
师:看完了吗?
生:看完了。
师:看懂的举手。好,一个举手了,又一个,哦,越来越多。看出来了。文言文最基本的规律,就是看注释。好,谁来说说,说我看明白了。那就你来吧。这首诗写了什么?
生:一个人追伊人,怎么也追不到。
师:请坐,有不同的吗?说,我不是这样理解的。
生:
师:好,大家一起再读。《蒹葭》一、二。
生:齐读。
师:好多同学说,读懂了,下面呢,咱们就试试,同学就你讲给我听,我讲给你听。讲你对这首诗的理解。结合着注释,讲你通过读这首诗,有没有感悟。就是触发了你独到的想法,有没有?好,开始了。
生:相互讲。师下去辅导。
师:看来交流有点困难。好,喜欢这首诗的举手。(寥寥无,几女生)不喜欢这首诗的举手(四五个男生)。
噢,这位学生说一下,为什么不喜欢呢?
生:说不上来。
师:这就叫盲目,盲目不喜欢这首诗。
生:感觉一个人追寻另一个人,就在那儿绕。
师:绕?(师生哈哈大笑)
生:第一段,说一人追寻另一人,就是追寻不到。很无奈呀。
师:很无奈,就没意思了。你是说,追就得追到。请坐。喜欢的举手说。
生:语言很优美,而且我认为,写这首的是个男的。这是首爱情诗。
思考:一开始不明白程老师为什么做这一小调查。喜欢不喜欢又如何?等这节课结束时才顿悟:学生由课始的不喜欢到最后喜欢,这一变化过程就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这一环节程老师引导学生读文本三遍,目的是在了解学生对文本的原始理解,关注的应是学生的原始理解与基本理解之间的错位程度,在对话中,好找准原因,对症下药。真佩服程老师的耐心,一直在不急不躁,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推进课堂进程。遗憾的是,学生深度错位,程老师只有从零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好从实际出发引导,训练学生思维。在程老师的这一引导下,学生还是没能说出这首诗风格的只言片语。
我心里替老师有点着急:因为从课始到现在已是21分钟了。如果在我的课堂上,出现此种处境,我的处理方式就是自己讲,学生听,记。现在程老师课堂的推进还没进入重点。我更关注的是,下一步,程老师会怎么做?怎么处理。没想到,程老师处理的如此巧妙。
师:同学们,有人讲这首诗是第一首朦胧诗。写下来。第一首朦胧诗。刚才这位男生,实际上表达了他在文学鉴赏当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朦胧诗没有感觉。而这位女生,就表达了她就喜欢这首诗的朦胧意境,朦胧的主题。问题就这样反应出来了。我们对朦胧美怎么理解。大家记住啊,朦胧是一种美,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蒹葭这首诗,就是让同学们初步的接触朦胧美,这种美学形态。
程老师的这段话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既是学生急于想知道的,又点出本节课重点,同时将前面学生的回答做一整合,而且又推进课堂进程。处理如此巧妙,前面所有的“费时”都是铺垫,不但激发学生兴趣,又让学生获得新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