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的感人之处,即是以一段相守相伴的主仆关系,演绎了一个用一生去施恩与回报的家庭故事。
桃姐自小在李家做帮佣,一做就是几十年。把李家少爷罗杰抚养成人。罗杰是电影制片人,工作繁忙,五十多岁依然单身。桃姐还是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罗杰,两人情同母子。但是真正可贵的是,罗杰并没有因为工作繁忙,从而忽略了对日益年迈的桃姐的关心和陪伴。他尽可能的挤出来时间去探望桃姐,带她去外面的饭店吃饭,参加自己的电影首映礼。当我们看到罗杰与桃姐的家长里短,相互调侃的打着嘴仗,看到桃姐在大餐之后抱怨“燕窝难喝“,看到她在电影首映上那异常兴奋的样子,对于一个终生默默付出的老人,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回报方式吗?
我们从小到大就被教育要知恩图报,所以我们努力奋斗,要对得起朋友,对得起提携自己的领导,但是对于那些为我们默默付出最多的,最不求回报的家人,往往顾及的最少。我们在外面都是口若悬河,意气风发,可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回家跟妈妈聊天,听爸爸讲讲过去的事情。我们对自己的亲人,因为太过熟悉,所以最不耐烦。
《桃姐》的故事来自电影人李恩霖的真实生活。尽管,今天的我们已经很少会有主仆互相照顾亲如家人的经历,但是根据导演许鞍华那一代人的记忆,这种情况并不鲜见,许鞍华说:“我想拍一部戏,纪念这些已经没有被提起的人,一种现在已经看不到的生活状况......我还想在探讨以下传统的人际关系跟现在有什么不同。”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桃姐,这个人有可能是自己的母亲,有可能是自己的姐姐,有可能是某位年长的邻居,她可能没有什么文化,不懂的鉴赏与品味,不了解你的事业,但是她始终觉得你很棒,为你骄傲和自豪。她可能絮絮叨叨,她可能执拗倔强,拒绝你为她多破费,她很容易满足,只要你能常来看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