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个家长咨询我说:“女儿初二了,吸烟、喝酒、KTV样样精通,最近还逃学了,请问该怎么办?”
其实,咨询类似问题的家长还不少——
“孩子八年级,叛逆已一年多,不想上学,怎么办?”
“孩子每天打游戏,饭也不怎么吃,刚打了一顿,现在出走了,咋办?愁死我了!”
“油盐不进,你说他一下,他把门哐当一声关上,脾气比你还大!”……
以上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父母在与叛逆孩子相处中,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正面的影响——你叫孩子往东,他偏偏往西;
可以说,当父母失去了对孩子行为的正面影响力,就无异于亲子关系得了“恶性肿瘤”,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那父母到底应该如何与叛逆期孩子和谐相处呢?
02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父母无法和叛逆孩子和谐相处的原因有哪些?
1.孩子害怕再次受到伤害或被忽略
有的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对孩子管教过于严厉,甚至非打即骂,导致孩子长大了,不敢再和父母分享内心的想法,甚至主动和父母疏远,正如美国家庭教育大家萨提亚所说:
“大部分人在儿童时代被长时间严重伤害和忽略过,不表露自己的情感,可以防止再次被伤害”
2.孩子受到父母批评、否定、指责等语言的暗示作用
瑞士心理学家贝特萨勒在《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一书中介绍了这样一个实验:
首先让参与这个实验的人观看一部交通事故的短片,然后将他们分成两组,并向这两组目击者分别提问,而两个问题只有细微的区别。向第一组目击者提出的问题是:“当汽车发出碰撞声时,车速大约是多少?”,向第二组目击者提出的问题是:“当汽车相撞时,车速大约是多少?”一周以后,我们再次邀请这些参与者,请他们对上次影片的细节再次进行回忆。所有的人都回答同一个问题:“当时你是否看到汽车玻璃碎了?”尽管在短片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玻璃破碎的镜头,但第一组目击者回答“有”的人数是第二组的两倍,因为他们受了“碰撞声”这个词的诱导。
生活当中,不少父母对孩子是恨铁不成钢:“你怎么那么不听话,哪个孩子像你这样?”,“你真是个笨蛋/坏蛋/垃圾,被你气死了!”
我们以为这样可以把孩子骂醒,却不曾想到孩子在父母重复性消极语言的暗示下,接受了“我是个笨蛋/傻瓜/垃圾”的事实,或者干脆做一些违背父母意愿的事,来成全自己的“名副其实”。
3.孩子的叛逆可能来自于电视或网络
据心理学家统计:
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18岁以前的孩子平均有11000个小时在学校里度过,却有15000个小时是在电视机前度过……
不少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们,通过这副“电视眼镜”,曲解了周围的世界——当孩子从电视或网络里面,经常看到的都是“游戏”、“暴力”、“反叛”、“逃学”、“早恋”、“抽烟”等资讯时,就会从内心里,将这些不良行为合理化(认为很正常),甚至进行自我假性代入、模仿以及体验。
4.父母对孩子记忆信息的大脑缺乏认识和了解
“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怎么老是记不住呢,你的脑袋被驴给踢了吗!”,相信这句话不少父母都对孩子说过,孩子因为“不长记性”而挨家长的骂,甚至都成了家常便饭;
但实际情况是,孩子对父母的话“左耳进右耳出”是符合大脑记忆规律的,赫尔曼·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
当你向他人传达事情时,必须在20分钟后把所传达的信息再重述几遍,不会重复的人将败在“左耳进右耳出”效应下。
03
父母如何与叛逆孩子和谐相处?
1.不带偏见,理解并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
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会带着一种偏见,比如前段时间,不少眼尖的网友,在微博上发现黄磊13岁的女儿黄多多,染了一头淡紫发,立马就炸开了锅:“你们也太纵容女儿了吧!”;
网友这样说,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在大多数父母眼里,似乎只有那些“不良少女”才会染头发,但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种偏见;
因为“不良少女”染头发,不代表染头发的都是“不良少女”;就像“顽固子弟”喜欢逃课,不代表逃课的都是“顽固子弟”,又或者说“犯罪分子”喜欢抽烟,难道抽烟的都是犯罪分子?岂不是太荒谬了?
再回到黄多多染发一事,虽然染了头发,但她在家还是很听话,也很优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想这与她父母开明的教育,不无关系。
萨提亚在《萨提亚之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一书中写到:
“我相信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是可以被谈论的,并且都是可以在人性上被理解的”
因此,如果父母以先入为主并带有偏见的目光来看待孩子的行为,那么,与孩子和谐相处就无从谈起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人们喜欢那些发自内心欣赏、认同自己,并与自己观念相似的人”
也就是说,相比一本正经只会大谈道理的父母,那些玩抖音跳街舞穿着时尚的老奶奶,更能走进孩子的内心;父母不带偏见,以理解并接纳的态度与孩子相处,是打开孩子心扉的第一步。
2.知彼知己,做懂孩子的父母
说到苏洵,爱好历史的人估计不会陌生,他把两个孩子(苏轼、苏辙)以及他自己培养成了北宋年间名动天下的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中,他们苏氏一门就占了三家,因此,说苏洵教子有方一点都不为过,但苏洵之所以能够取得这般成就,跟他的父亲正确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据说苏洵年轻时不喜欢读书,就像我们现在的孩子不爱学习一样,他的亲友们很替他着急,就劝苏洵的父亲说:“你的儿子不用心读书,你为什么不好好管一管?”,苏洵的父亲却笑着回答说:“你们不了解他,我是不发愁的。”
苏洵的父亲为什么对自己的孩子“不发愁”?我们无从考究,但可以看得出来,他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且,不会把自己(或亲友们)的观念强加于孩子;
而是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保护了苏洵对学习以及自我命运改变的内在动力,这对他后来的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说不无关系。就像黄磊在电视剧《小别离》发布会上的讲话:
“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而不要去做自私的父母;因为常常爱过了头,就是自私的爱,那种爱比恨还要伤害”
3.重在疏导,不要和孩子对着干
不要执意去证明孩子错了,并与孩子针锋相对:
“你为什么不承认错误?你说说你错在哪了,不是说好了做完作业才能看电视吗?”
我们知道,大禹治水是用疏(顺势)的,而不是用堵(对立)的,就像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所说:
“如果你执意要证明是孩子的错,那么孩子必然对你不恭敬”
因此,我们可以对孩子说:
“这个点,我觉得你应该去看书了,不过要不要看你自己决定,反正我觉得你应该去复习功课了”,说完转身离开,不要纠缠于与孩子对立的矛盾中。
4.表里如一,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社会心理学家E.T.豪尔曾说:
“在两个人还未进行语言沟通之前,一方对另一方所做判断中的80%,已经通过非语言的沟通(肢体的习惯、动作、手势以及面部表情)完成了”
因此,父母不要奢望通过压抑自己情绪的方式来讨好孩子,因为在你开口之前,孩子早已对你的心思了然于心,并提前对你关闭了心门,与其言不由衷,倒不如真实、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我不喜欢你这样做”
“我暂时没有时间听你说话”
“对你这个行为我很气愤”……
正如萨提亚所说:
“除非一个家庭使用真实、直接而单一含义的表达方式进行沟通,否则不会带来彼此的信任和关爱”
5.正面强化,引导孩子主动改变
当孩子表现出父母所期待的行为时,父母可以及时地对孩子表达出肯定,正面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心理学家格林斯经过大量实验发现:
“当人们在适当的时候受到鼓励与表扬时,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的语言及行为——向肯定与表扬他的人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因此,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
“优秀的孩子,是捧出来的,而不是骂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