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笔者注释:
(1)维:发语词,没有实义。
(2)鹊:喜鹊。
(3)鸠:布谷鸟。传说布谷鸟不筑巢。但是现实中布谷鸟不占喜鹊的巢。鸤鸠不筑巢,占喜鹊的巢,所以推测诗中的鸠指鸤鸠,斑鸠就是鸤鸠。
(4)两:辆的假借字。百两:很多车辆。
(5)御(yù):迎接。
(6)方:占有,占据。
(7)将:护送。
(8)盈:满,充满。
(9)成:完成了结婚的仪式。
译文:
喜鹊在树上筑巢, 斑鸠就占了喜鹊的巢。 姑娘就要出嫁了, 百辆大车来迎接她。
喜鹊在树上筑巢, 斑鸠就占了喜鹊的巢。 姑娘就要出嫁了, 百辆大车来护送她。
喜鹊在树上筑巢, 斑鸠就占了喜鹊的巢。 姑娘就要出嫁了, 百辆大车来成全她。
关于诗旨:
《毛诗序》说:“《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鸤鸠乃可以配焉。”《毛诗序》认为此诗为国君之婚礼。
朱熹《诗集传》说:“南国诸侯被文王之化,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故嫁于诸侯,而其家人美之。”所以朱熹认为此诗为诸侯之婚礼。
小编认为:从诗中描写的送迎车辆之多之盛可以知道,这是一首描写西周贵族的婚礼迎亲队伍场面的诗,而不是一般民间的迎亲场面的婚礼。因为古代婚礼非常讲究门当户对。普通的老百姓是没有能力举办这么奢华的婚礼的,也动用不起这么大的排场。
历代名家诗意赏析:
喜鹊筑好了巢,鸤鸠住了进去,这是二鸟的天性。《齐诗》曰:“鹊以夏至之月始作室家,鳲鸠因成事,天性然也。”
那么姑娘出嫁住进夫家,这种男娶女嫁在当时被认为是人的天性,如鸠居鹊巢一般。所以才会有如此的比兴,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在现在意思发生了变化,现在多包涵贬义,就是指强行占了别人的住屋或者占据了别人的位置。
清代方玉润说:“鹊巢自喻他人成室耳,鸠乃取譬新昏人也,鸠则性慈而多子。”
《诗经·曹风·鸤鸠》也说:“鸤鸠在桑,其子七兮。”。“凡娶妇者,未有不祝其多男,而又冀其肯堂肯构也。当时之人,必有依人大厦以成昏者,故诗人咏之,后竟以为典要耳。”
《诗经原始》诗中还点明成婚的季节。郑笺云:“鹊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
这也说明当时婚嫁的季节在冬末春初这个时候。
陈奂《诗毛氏传疏》中说:“古人嫁娶在霜降后,冰泮前。故诗人以鹊巢设喻”。各章二句写鳲住鹊巢分别用了‚居,方,盈,三字。有一种数量上的递进的关系。方是比并而住;盈是住满为止。因此诗三章不是简单的重章叠唱。
小编自作赏析:
全诗共三章,都以鸠居鹊巢起兴。诗名“雀巢”,简言之,就是喜鹊的窝,比兴为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婚姻制度,这首诗就是对当时婚礼现场描写的一首诗。
第一章:“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从“百两御之”可以看出这是婚礼过程的第一个场面——迎亲。
迎亲车辆的多,场面的豪华,说明新郎家的富有,侧面说出新娘的高贵。也算当时的门当户对了吧。
第二章:“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和第三章:“”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还是这场婚礼的进行曲。第二章也就是这场豪华婚礼的第二个场面,写的是迎亲的队伍将新娘迎回了新郎的家里,第三章也就是这场豪华婚礼的第三个场面,新郎和新娘举行庄重的婚姻仪式的场面。
“居”、“方”、“盈”三个变化的字总结了这位新郎要迎娶她的妻子了。“御”、“将”、“成”三字就概述了成婚的整个过程。点明女子出嫁主题的是反复咏唱三次的“子之于归”四字。因此三章是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场面加以概括,真实地传达出新婚喜庆的热闹。仅使用车辆之多就可以渲染出婚事的隆重。
这首诗以平浅的语言写成婚的过程,不像《桃夭》里以桃花来衬托新娘的艳丽。更没有直接去描写新娘的容貌。如果说“之子于归”一句还点出新娘这一主角,让人在迎亲的车队之中找出新娘来,那么另一位主角新郎则完全隐在诗中场景的幕后,他是否来迎亲,就留给读者去想像了。细味诗中所写,往返的迎亲车队之多确实反映书这场婚礼的豪华,甚至能看出男女主人公的身份与地位,反复咏唱的三章婚礼画面非常具有感染力,读者可以想象一下西周时期那支车水马龙的迎亲队伍,锣鼓喧天的娶亲场面,,笙歌燕舞的婚礼现场,以及宾客如云的婚礼仪式。三章复沓,三重唱的咏诵方式将这场婚礼的仪式感完美的体现了出来。这首诗也反映出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贵族们奢华的生活和对仪式的讲究。短短三章却让人回思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