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的这句话,受到许多文人雅士的极力赞赏和推崇。其可贵之处在于,既要有虚心学习的精神,又要以善者为师、以不善者为师。好的加以提升,不好的改正,这对于我们待人接物、修心养性,都是大有益处的。
但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见不得别人好,希望别人都不如他才合适。吃瓜看客如是,起哄架秧子者如是,釜底抽薪的人如是。荀子说:“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不善在身,缁然必以自恶也”。对不好的品行,一定要忧惧地加以自我反省;如果不好的品行在身,一定要像被玷污一样厌恶它。
2、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人大都学习为了考取功名。一心只读圣贤书,悬梁刺股、凿壁借光…这份执着的追求,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推动了社会的大步发现。今之学者为人。这让我想到了辩论赛上的一个观点“很多年轻人因为阅历少,又急于想提升,就花钱买了很多的课程。结果,不是没用,就是没时间看,又或者学了也不彻底,敷衍了事,结果造成自己更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反而焦虑日盛。”很多年轻人都掉进了这样的陷阱,不能自拔。孔子一句话就点明了“为人为己?”就好比是天天躺在床上,时时在朋友圈喊几声:“我要努力进取。”所以,不论做什么,我们都要有明确而可行的目标,一步一步去做,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是礼也。越是有大智慧的人,越是乐忠于学习。生活中,我们却不爱问,懒得问,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其实,遇到理解错误或者词不达意的状况,再去争辩、修改甚至返工重来,还不如提前说清楚、问明白呢。朱熹在《续近思录》中提出“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这是成功的道路。
做有大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