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期间,我在国防部新闻局实习,曾经参与到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局长对准军校学员寄语的口径拟定中。在口径的定稿中,吴谦局长的两句话引起我的强烈共鸣,一句是“成长,是一场与自我的搏杀。”另一句是,“最美的青春应该与祖国同在,与时代共鸣。”我想,这大概可以作为我军校生涯的最好引语。
十八岁,我满怀新闻理想携笔从戎。四年后,有幸直升保研,于是在军事记者的摇篮里一共度过了六年多的时光。这是一段美好却五味杂陈的经历,学业和军旅生活的兼顾有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里既培养我独立思考的精神,又教会我令行禁止的服从;既鼓励我参与专业实践与创新,又敦促我学习军事体能与技能。学术科研是一名学生的本职,而练兵打仗是军人的天职,当两者发生矛盾,我在挣扎中慢慢学会了平衡,深知戴镣铐跳舞的别样精彩。在学习和参与军事新闻实践的道路上,我也感到挫败与无力,感到前方道阻且长,但同样有许多优秀的人引领我前行,让我充满希望,亦感到责无旁贷,愿意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用这篇论文作为自己六年军事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习的结尾,我是感到惭愧的。记得我在对学术研究还懵懵懂懂的时候,就立下志向想要做一份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兼得的涉军题材论文。加之同门两届师兄论文均有“三优”,不自觉地比照前辈,希望自己能够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然而,眼高手低大概是我在前几年学业顺风顺水中沾染的“重病”,新的题材和内容让我无从下手,反复质疑自己论文的研究价值,深感自己的理论积淀的薄弱和知识体系的欠缺,身心俱疲的时候埋怨过自己的自以为是,深夜痛哭的时候懊悔自己以前为什么不再努力一点,幸好,身边一群人帮助我、引导我、鼓励我、陪伴我,是他们给我力量,让我支撑下去。
感谢刘开骅导师对我的谆谆教诲和关心爱护。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严格的学术要求深深影响了我。他的支持和叮嘱让我在学术研究进程中茫然无措时感到安心,放松懈怠时保持警醒。导师给我充分的空间发挥和思考,鼓励我大胆选题和实践,但又坚持严格的把关和引导。在我上交给完成稿后,导师又帮助我一字一句地打磨文章。感谢同门姜婷婷同学愿同我互相支持和思想碰撞。讨论的投契和悲喜的共鸣,成为我最重要的灵感来源和精神动力。感谢同门的自国天然师兄、王乐萍师姐对我不厌其烦的指导,感谢同门师弟张子轩、师妹匡晓沁、刘漾漾的建议,感谢武涛、孙瑾瑾。与他们共同组成的大家庭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
感谢张召忠老师、赵娜助理、张召忠工作室团队、“局座”后援团对我论文研究提供的帮助和便利。为了论文调研,我走进“局座”团队进行田野调查。这段经历我见证新媒体更多的可能性,也结识了从事新媒体行业的年轻人。更幸运的是,我结识张召忠老师。他既是充满时代感的“老年网红”,也是一位才学渊博的老师。他的思考给我以启迪,他的认可给我以信心。
感谢我的部队导师、央广武警记者站站长孙崇峰老师,感谢为我的论文提出过批评和建议的许恒兵、熊忠辉、阎安、周伟业、张小平、吴爱军专家教授,感谢实习期间关心我论文进展并给我以启示的杨宇军局长、吴谦局长、任国强副局长、万彬华组长,以及新闻局的成员,是他们为我开启了新的思路和视野。
感谢我的父母和朋友们。我的父亲用言传身教让我懂得做文章需要勤恳和踏实。我的母亲对我非常严厉,多次批评了我论写作进展和文字表达。但在我论文写作最艰难的时候,医学专业的她阅读了相关传播学知识,对我的逻辑思路提出建议。感谢我的室友刘敏、赵畅,深夜在学习室熬夜的日子,因为室友的陪伴而不孤单。凌晨三点的泡面和麦丽素成为我们的共同记忆。感谢戴天抒同学对我焦虑情绪的包容和调节,稍显笨拙的疏导工作反而暖到心里。感谢李琼、乔攀同学十一假期一同留校改论文时的陪伴,调侃和监督让我时刻保持警醒。感谢储文娟同学在我加班时的问候。感谢学员队领导、骨干和所有师弟师妹给予的便利。感谢所有同级同学的扶持。
要感谢的人太多,难以一一列举,此中情谊,毕生难忘。
感恩经历,期待未来。